考研网

置管(置管是什么意思)

置管,置管是什么意思

#清风计划#对肿瘤病人来说,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才能保证病人得到合理用药。肿瘤病人在化疗时,反复多次的静脉穿刺可能造成浅表静脉的严重破坏,同时由于化疗病人的白细胞减少,多次穿刺容易诱发感染。静脉留置针解决了一次穿刺可以保留3~5天甚至更长,不需要每天穿刺。同时静脉留置针是一种软针头,具有一定柔韧性,可随血管走行变化,不影响躯体运动,有利于病人肢体的活动。

那么携带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回家(PICC),需要做哪些家庭护理呢?

首先要保持PICC局部的清洁干燥,不要擅自撕摔贴膜。当贴膜有各自、松动,或者贴膜下有汗液时,及时去医院请护士更换。

携带PICC不影响日常工作、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但是要避免使用带有PICC的一侧手臂提起过重的物品,也不要用这倒手臂做引体向上、托举哑铃等负重锻炼,并避免游泳等会浸湿无菌区的活动。

家长要嘱咐儿童病人不要玩弄PICC的体外部分,以免损伤导管或把导管拉出体外。

携带PICC之后,可以淋浴,但是要避免盆浴和泡澡。

淋浴之前用塑料保鲜薄膜在肘弯处缠绕2~3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淋浴后检查贴膜下有没有进水,如有进水要及时请护士更换贴膜。

化疗间歇期每7天对PICC管进行冲管、换贴膜、换肝素帽等维护工作,要提醒医务人员不要遗忘。

经常观察针眼周国有没有发红、疼痛、肿胀和参出,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联系医护人员。如果因为对透明贴膜过敏等原因而必须使用通透性更高的贴膜时,请相应缩短更换贴膜的间隔时间。

如果您在PICC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感染,该怎么办?

如果病人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寒战、出汗,或者导管出口部位有渗出物,或者发现导管穿刺点部位有恶臭、疼痛及发热,这些现象都提示可能并发了感染。对于一些儿童肿瘤患者,当孩子出现感觉不适、活动减少,尽管测量体温在正常范围,也提示孩子可能有问题。这时,您可以联络医护人员进行咨询,了解进一步的处理措施。

如何预防PICC使用中发生感染?

PICC使用过程中出现静脉炎怎么办,如何避免?

如果您觉得导管穿刺侧的手臂沿着静脉走行区域出现疼痛或压痛或发红,同时可能有发热、肿胀并触摸到静脉条索状改变时,要警惕是否并发了静脉炎。这时您可以打电话给医院或者到专科门诊就诊。

需要避免在导管置入不久就过度使用置管的手臂。定时检查导管以保证敷料的清洁整齐。每7天,或在敷料潮湿、松动情况下,应及时到医院查看并及时更换。

PICC使用过程中出现肝素帽脱落怎么办,如何避免?

出现肝素帽脱落的时候,如果您手中没有无菌的肝素帽,请将导管暂时折叠,固定好导管到最近的医院及时处理。一定不要重复使用旧的肝素帽或脱落的肝素帽,那样可能导致严重的感染。所以,平常更换肝素帽时要固定好,经常观察肝素帽是否固定良好,有没有松动等。

PICC使用过程中出现导管破损怎么办,如何避免?

如果您在冲管时看见液体外溢,就提示存在导管破损。这时要立即在导管断裂处将导管打褶并用胶带固定。如果断裂发生在导管出口处,请小心地将导管向外拔出3~5厘米并将导管打褶用胶带固定。马上打电话给医院,立即去医院修复导管。

平时注意以下细节可以帮您避免出现导管破裂:

用大于10ml的注射器冲冼导管或者推针;

不要过分扭转导管,避免重复肘关节的活动,比如打牌、搓麻将等;

在冲洗导管遇到阻力时切勿继续操作;

避免在导管附近使用剪刀或者其他锐器;

做CT或MRI的时候,告诉放射影像科医生不要在导管内推注造影剂,因为高压推注泵会导致导管体外破裂。

PICC使用过程中出现导管堵塞怎么办?

如果在冲洗导管时发现不能用正常压力冲洗导管,这提示可能发生了导管堵塞。此时,不要擅自在家处理,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请专业护士清除导管内的阻塞物。

避免导管堵塞的方法有:

导管置入侧的颈部或手臂肿胀怎么办?

如果导管置入侧的手、胳膊和脖子出现肿胀,此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一部分人会无明显原因而出现这种情况,医生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拔出导管还是给予药物治疗。

导管的出口部位肿胀怎么办?

您可以这么做:轻柔地在敷料上按压几分钟。将冰块放在塑料袋里,然后压在敷料上面,注意不要弄湿敷料。如果以上处理没有明显效果,请到医院就诊处理。一般在置管不久,医生会建议您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这样可以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置管(置管是什么意思)
赞 ()
分享到:更多 ()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