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论考研(马克思主义理论考研)

论考研,马克思主义理论考研

学生忙着看书学习,抓紧时间复习备考。 新华社发(曹正平 摄)


文 |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姚龙华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举行。相比2021年的377万人、2022年的457万人,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在愈发激烈的考研竞争下,“逆向考研”成为近期被频频提及的热门词汇。


所谓“逆向考研”,是指从综合实力、评价体系较高级别的高校考到较低级别的高校读研,例如“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报考“双非”高校研究生。一些“双非”高校披露的2022级研究生新生信息显示,学校吸引了不少“双一流”高校的生源。比如,深圳大学研究生新生中来自“双一流”高校及本校生源占41%,创历史新高;武汉科技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新生总数3188名,来自“双一流”高校的新生有64所高校的159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2年考研的报考生源中,来自“双一流”高校的考生有602人,增长率为50.1%……


选择“逆向考研”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出于本心,结合自己的能力、兴趣,根据学科专业的质量、特色,自主选择“向下兼容”;二是“主动降级”,认为自己考不上名校,直接报考低于本科层次的高校;二是“被迫逆向”,由于未被一志愿报考院校录取,调剂到低于本科层次的“双非”高校。


“逆向考研”现象其实早已有之,只是近几年格外显眼罢了。究其原因,一方面,考研人数一路走高,总体招录比走低,成功“上岸”成为重压之下很多考生的首要目标;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一些“双非”高校同样有优势专业、优质师资,受到社会认可、考生认同。


俗话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对于忠于本心“向下兼容”与综合权衡“主动降级”的人来说,求学深造其实并不存在“逆向”一说。非要说是“逆向”,也只是与主流的世俗之见不同而已。“本科看学校,硕士看专业,博士看导师。”“双一流”高校学生考研选择“双非”高校,并非全然出于“上岸”的权宜之计,而是着眼自身长远发展,冲着目标高校的热门强势学科专业与心仪导师而去。真正做到“专业为王”,无论是对于考生还是对于高校的发展来说,都是一件幸事。


当然,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选择“逆向考研”,都不是一件毫无压力的事。在世俗的功利观念里,在“唯名校论”的社会风气里,从来都是“人往高处走”,“向下兼容”会被视为没出息,甚至是“失败”的行为。对于“逆向考研”的名校生来说,他人眼中的“学历贬值”落差感,来自外界的社会凝视压迫感,都需要强大的自我调适来消化。


但无论如何,“逆向考研”有其独特的价值。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研究生教育扩大化的背景下,“逆向考研”反映了部分名校生读研的多样化、个性化选择,一定程度体现了从“挑学校”到“挑学科”的观念转变,形成了对“唯名校论”的冲击。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在“唯名校论”的社会观念与“唯学历论”的用人观念驱使下,供需两端过度“内卷”,共同推高学历的“通货膨胀”。


考研与人生一样,并非只有一条路。人生是丰富多维的,并不是“正向”“逆向”就能定义的。无论何时、无论何境,理性选择、向上生长,才能做好自己、活出真我。

论考研(马克思主义理论考研)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