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官网)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官网

尼古丁,作为香烟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仅0.1毫克就足以让人成瘾,并促进癌症基因表达;100毫克进入血液4分钟就能毒死一位成年人。

但知名学术期刊《Nature》,刊登了一篇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揭露了尼古丁不为人知的一面,长期微量摄入,又能显著降低死亡率。



1、 中国科学院证明:摄入尼古丁可降低死亡率

此次发现的主要研究员李翔,已深入研究尼古丁多年。实验中,他将48只年龄相同的小鼠分成两组。在24只实验小鼠的饮水中,加入每毫升2微克尼古丁,另一组作为对照,喂养12个月,观察这些小鼠发生的变化。



在实验进行到9个月时,两组小鼠差异已开始显现。摄入尼古丁的小鼠,不仅每日的运动量更大,反应速度、精力水平也要优于对照组。12个月喂养结束后统计数据发现,实验组仅2只小鼠死亡,存活率高达91.67%,而对照组仅有54.17%,死亡率下降近40%。

之后,研究团队检测了存活小鼠的神经功能,发现差异也极为明显,摄入尼古丁的组别不仅焦虑水平更低,而且记忆力也更好,阿尔兹海默的相关指标也更低。

并且实验全程未发现,如此剂量的尼古丁产生任何成瘾性与致癌性。

这不仅让研究团队大吃一惊,在实验公布后,也引发学术界的热议,一时间颇有将尼古丁捧上神坛的趋势。

2、 尼古丁的秘密在于辅酶

对如此冲击大众认知的实验结果,文献中给出了解释。原来秘密就藏在人体内的一种辅酶中,该物质参与人体近7成生化反应,但随着机体老化,数量会急剧下降,使得体内生化反应效率大幅降低,也被世卫组织视为哺乳动物老化的原因之一。

微量尼古丁进入体内后,大大激活了该辅酶的活性,从而让实验小鼠产生了返青的态势。



该结论是否也适用于人体还有待考证,并且目前暂未探明能稳定将摄入计量控制在纳克级的方法,激活辅酶活性的方法早已成熟落地。早在2019年,日本九州大学发现,一种存在于西兰花中的一种“若元因”类物质,也能起到类似作用,但其含量却远不及人体所需。

《Cell》、《Science》内有近千篇文献已证明,机体在摄入足量该物质后,肌肉骨骼、神经功能也会出现返青态势。一时间,各路学术大咖都认定,“该物质将会成为下一个推动人类寿命延长的核心科技。”,在该领域投入海量资金进行研究。

在这场科技竞速中,中国先拔头筹,通过自研酶法技术辅以复合配方,推出成熟制品“若元因”,引发学术界轰动。



因中国制造的原料纯度之高,各大实验室都将产自我国的原料用于实验,甚至不少实验室工作者都私底下服用,表示“感觉自己比同龄人精力更好、反应更快。”

同时,京JD东也率先向“若元因”发起邀约,短短2年就形成百亿规模市场。大促期间,超7成用户选择复购,几乎全部买家均为中产及以上人群。“与其花钱买大病保险,不如把健康管理做在前面”的评论下点赞无数,或道出了这批中产们愿意复购的理由。

无论是对此次尼古丁实验的关注,还是中产们在自身健康上的加码投入,都足见人们对于健康重视的趋势,不少刚戒烟的烟民,在看到该研究后纷纷表示,难道这烟白戒了?



3、 中国人或将最先活过150岁

研究团队在文献特地注明,饮水中每毫升2微克的尼古丁,经过代谢吸收后,血液中的尼古丁含量仅有几纳克。而当小鼠的饮用水中尼古丁含量,达到100微克每毫升时,尼古丁的成瘾性与致癌性就会显露,甚至对辅酶的活性呈反效果,而一口烟中的尼古丁含量,远大于100微克。

想靠吸烟来让尼古丁激活辅酶活性是不可能的。此外,香烟中的焦油、一氧化碳等物质,对人体也是百害无一利。为此,研究组复强调,“纳克级尼古丁的摄入和吸烟是两码事,正如喝水过多会产生水中毒,适量喝水有益健康。”

伴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提升,我国吸烟率已下降至25.3%;同时,国人的预期寿命正在以每年0.4岁的涨幅增长;根据艾媒咨询,中产以上家庭每年的健康支出占据总支出的23%。国民意识、消费、科研已形成了一个促进国人健康的闭环,如此看来,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或将最先超过150岁。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官网)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