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为增强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响应全国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7月15日,青岛农业大学“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赴济宁梁山实践团前往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刘庙村,开展为期15天的主题为“致力化学科普,主力学子未来”的爱心支教活动。实践团队在偏远的乡村土壤上点亮了科学的火花,通过为乡村学生传授化学科普知识和实验

技能指导,激发孩子们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对化学实验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潜力。


图为队员们在李月香书记的带领下前往支教地点的采访。

恰同学少年,用化学科普衔接知识的纽带

实践团队长高丽颖就本次社会实践的实践目的、日程安排与部署以及支教预期效果等多方面多次与梁山县大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进行对接与洽谈,团队成员于7月13日抵达韩岗镇刘庙村,当地党支部委员李同运同志负责接待实践团队,为团队成员简单介绍了韩岗镇的本土情况,使实践团对当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提早适应环境。

在当地村委委员李秋菊和李月香的指引下,实践团队首先开展了主题为“一条照亮孩子们化学科普未来明灯的路”的家访活动,走进乡村,深入基层,分别对22个孤困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家庭进行了走访。“联系每一名困难户,走进留守儿童家里,送去一份贴心关爱,撰写一篇家访手记”实践队员杜宝恒在采访中提及到,“我们迈进偏远乡村地区,以诚挚的爱心与关怀,为留守儿童送去一份温暖与陪伴,使他们不再孤独。这不仅是一场公益性的关爱之旅,更是借助家访这一行动,以实际行动助推中国乡村振兴和留守儿童教育的发展。

此外,队员们采取“多对一”的交流形式,向家长们阐述了本次支教活动的具体内容安排,向家家户户介绍了具有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化学特色的课程体系。实践团队提到,本团队不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情感的沟通与交流,不仅使倾听孩子们内心的诉求,而且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以实际行动陪伴孤单的孩子们,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图为队员们在当地村民马爷爷的家里进行采访。

爱心传递,多给予孩子们一份理解与关爱

本团队为学生们打造了化学科普教学体系,开设化学科普实验和化学科普知识教学等。在科普课程中,实践团队以基础化学知识、多学科结合的化学、走进化学专业课这“三步走”为导向,带领孩子们逐步深入探索神奇的化学世界,由贴近日常生活的常见现象和反应以及人体中的化学、食品中的化学、生活中的化学和古诗中的化学等课程,逐步引导学生推开化学的大门,开启一段奇思妙想的知识之旅,拉近化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实践队员通过详细的科普知识讲解和实践技能操作,向孩子们普及化学基础知识,并于学习和生活向联系。

为提高孩子们的化学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引领孩子们初步认识并探索科学世界,实践团队准备了“香草奶昔”“杯中的火山爆发”“蛋白留痕”“大米爱跳舞”“瓶子吹气球”“自动熄灭的蜡烛”等22个趣味化学实验。课堂上,支教老师引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通俗易懂的把孩子们带入课堂学习中,每当出先神奇的实验现象时,孩子们都表现出对化学知识的强烈渴求,培养了孩子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点点星光,汇聚成璀璨银河

“老师,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组成成分同样是碳,为什么它们长得不相同呢?”“老师,为什么不熟的柿子吃起来发涩呢?”在授课过程中,孩子们总会有不明白的地方向支教老师提问,这时候也总会有老师为孩子们耐心答疑解惑。实践队员注重与学生们的互动和交流,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和思考,通过讨论和解答,帮助学生们在化学的课程学习中更加深入。

“当我真正置身于乡村,才能够深刻体会到乡村教育的重要性,未来我希望继续投身于教育事业,去祖国最需要受教育的地方去”,实践队员杜宝恒感慨道。本团队的化学支教活动在韩岗镇刘庙村和杨窑村迸发出耀眼的科学光芒。通过这次活动,团队不仅为乡村孩子们提供科学启迪,也为乡村的教育事业振兴做出了贡献并付出了努力,为孩子们铺出一条成长成才之路。


图为实践团全体队员合影。

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