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考研线普遍上涨!考研越来越难,而高校揪心的还在后面 _考研辅导班哪家强

考研线普遍上涨!考研越来越难,而高校揪心的还在后面 _考研辅导班哪家强

  刚刚,2022年研考国家线正式公布,多数专业分数上涨,学生大呼考研越来越难。而高校眼下更操心的是如何更好地指导研究生就业——

  

  “有任何职业发展或者求职有关的困惑,研究生都可以通过网络预约或现场咨询,与就业咨询师探讨、交流。”宾夕法尼亚大学(以下简称“宾大”)就业服务部执行负责人芭芭拉·休伊特博士说。

  

  每年,该校就业服务部会调查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就业情况,调查内容具体包括每位学生的就业单位、单位性质以及年薪收入等,并按二级学院出具研究生就业报告,“调查结果对学位项目培养过程有参考价值,对于我们(就业服务部开展)的研究生就业咨询工作同样有益。”休伊特博士表示,该校针对研究生提供了循序渐进的就业服务。

  

  反思职业观

  

  在执掌就业服务部之前,休伊特博士是学校文理学院的“对口”就业咨询师,常年走进学生群体进行就业指导,“从实际工作和就业调查来看,学生在工作中的幸福感常常与其职业观念有关。”

  

  就业服务部制定的研究生就业工作第一步就是对职业观等开展“自我反思”。就业服务部与第三方公司共同研发了职业测评软件,研究生在软件指导下完成一系列预设问题,以分析自己的职业观、技能和个人兴趣,并生成个人发展计划。例如,“职业观分析”的问题包括:

  

  你喜欢独立工作还是掌控全局,抑或是团队协作,共克难题?

  

  你偏向快节奏、及时见成效的短期项目,还是耗时长甚至要数年才能出成果的研究工作?

  

  你希望在工作中“自己说了算”还是在上级监督和指导下完成工作?

  

  你对弹性工作制的看法?

  

  你认为公司或企业提供的奖金、福利等有多重要?

  

  通过这些问题,学生逐渐明了自己的职业观念,再结合包括就业调查在内的信息,学生便能确定相适应的行业领域甚至是工作岗位。

  

  休伊特表示,研究生掌握的技能(包括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不止一项,反思的关键是找出“最为擅长且愿意不断磨炼以发挥到极致的”。对于博士研究生,就业服务部门增加了更偏科研方面的内容,包括:

  

  主导科研项目会有自豪感吗?

  

  你是否善于从大量数据中抽丝剥茧提取关键因素,并解读数据结论?

  

  个人兴趣同样能影响就业质量甚至职业发展走向,而兴趣的含义较为广泛,“我们工作的关键在于分析研究生喜欢哪些职业相关活动。”休伊特表示,通过“你更喜欢辅导他人、激励他人还是指导他人?”“你喜欢多认识同学、朋友,并把大家组织起来吗?”“你对演讲有热情吗?”“你喜欢讲故事吗?”“你平时喜欢并且会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习俗吗?”等校园学习生活相关话题,可以勾勒出与学生相匹配职业的特征。

  

  完成上述分析并获得结果报告后,就业服务部建议学生与就业咨询师、学业导师等交流讨论,进一步厘清与自身特点相符合的行业职业,确定初步的求职意向。

  

  同时,“我们为研究生推荐了高等教育洞察等权威机构发布的研究生就业指导文章,拓宽学生的发展思路。”休伊特说。

  

  拓展人脉 做好“有目的”社交

  

  拓宽思路不仅是建议,更是学校研究生就业服务的第二大步骤,“准确说,我们鼓励学生主动了解更多的行业信息,拓展自己的人脉,并且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活动。”休伊特博士表示。

  

  例如,就业部门制作的《研究生职业指导》就建议学生利用电子表格、手机软件等记录求职社交圈,与对自己职业发展有利的人士分享学习或研究成果等并保持联系。

  

  为了最大化发挥人脉的作用,学校提出情报面访的社交方式,即研究生与专业人士进行一对一交流,了解本人的职业发展路径、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工作所需的能力和技能等,“根据过往经验,我们建议学生每年完成2至4次情报面访活动。”休伊特博士表示。

  

  在具体操作上,学校建议学生可以从身边人入手拓展人脉,例如同学、朋友、邻居、亲属、导师、科研伙伴、实习公司领导等,“这时候,学生自我分析得到的初步就业意向可以派上用场。”另外,常用的社交媒体诸如LinkedIn等自不必说,学校还开发了MyPenn校园社区平台,囊括了超过15万校友,为研究生提供了潜在的人脉资源。

  

  就业服务部每年春秋两季会组织若干场招聘会,除了应届毕业生外,学校建议在读研究生走进会场,与用人单位直接沟通交流。

  

  “学生在该阶段的目标不是‘找工作’,而是收集情报,优化甚至调整自己的求职方向和计划。”休伊特博士强调。

  

  实习实践 专业力提升法宝

  

  就业服务部强调,在了解职业信息、初步形成职业发展目标的同时,研究生还需大量参与实习实践,获得职业相关的经历。

  

  “这些经历对学生求职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休伊特博士表示,经历既是求职简历的闪光点,又避免学生声称掌握的技能成为“无根之木”,难以服人,亲身参与也利于学生判定职业目标与实际是否相差太大。

  

  “此外,职场所需的专业力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这也是学校大力推进实习实践相关项目的原因之一。”简言之,在职场上,毕业生的专业力即具备“良好工作习惯”,做事“可靠”,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等。为帮助研究生在校期间得到充分的锻炼机会,培养专业力,学校提供若干途径。

  

  学生组织

  

  学校有分学院的学生自治组织,例如人文学院研究生学生政府、面向跨学科研究的研究生与专业学生大会,以及宾大数据科学小组、宾大女性研究生科学与工程组织、宾大生物技术医疗咨询小组等校级专业兴趣小组。参与其中有助于研究生培养领导能力、组织能力以及与不同学科背景人士的合作能力。

  

  不同于单纯的兴趣活动小组,学校非常重视这些组织在科研方面的发展成果,并提供人力、财力支持。

  

  在岗实习与校内实习

  

  实习是学生最直接获得工作经验、培养职场能力的途径,学校就业服务部主导两类实习,一是推荐有偿在岗实习机会,例如宾大创新中心常年与生命科学、物理科学、纳米科技等领域的新兴企业合作,推荐学生参与这些企业的研究项目等。

  

  另一类是校内实习,一般时间较短且没有报酬,通常是学校部门或办公室提供的校企合作项目的工作机会,包括科研项目等。

  

  其特点是有教授或行企专家全程指导,帮助学生快速成长。同时也有公司或企业提供学徒形式的实习机会。

  

  学校还会定期或不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到校举办讲座或开设专题工作坊,并组织宾大咨询案例比赛、3分钟论文演讲、宾大软件黑客大赛等,以小组为参赛单位,题目通常与社会实际问题相关,“我们鼓励研究生参赛,这是学生在校内培养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等职场能力的有效途径。”休伊特表示。

  

  充分准备 最终抉择

  

  在经历了自我审视与初步思索、信息收集与人脉扩展和亲身实践后,学生最终需要决定求职意向,走进就业市场寻求一纸合约,而这也到了学校研究生就业服务的最后环节,“通常我们建议学生最晚在毕业前半年开始正式求职。”休伊特介绍,为了完成“临门一脚”,就业服务部建议学生在该阶段与就业咨询师增加交流。

  

  学生可以随时与咨询师探讨心仪的工作,咨询师则会从职位要求、公司性质、行业特点等角度,逐条分析职位要求条款,指导学生撰写相适应的简历并提供面试技巧。

  

  此外,结合研究生就业调查结果,就业服务部筛选了研究生主要就业的行业和职位,以此设计了该行业或职位的模拟面试,“我们向各学院和行企了解行业现状,力求模拟面试,为学生提供最大的帮助。”休伊特博士表示,在研究生最终签订合同、落实工作后,“我们会提醒学生完成就业调查,这标志着本届就业服务的结束,也是新一届的开端。”

  

  主要参考文献:宾夕法尼亚大学网站

  

  作者 | 麦可思 曹晨

  编辑 | 麦可思 范春骏

  本期责编 | 麦可思 丁楠

考研线普遍上涨!考研越来越难,而高校揪心的还在后面 _考研辅导班哪家强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