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大一大二可以为考研做什么准备? _考研培训班

大一大二可以为考研做什么准备? _考研培训班

大一大二可以为考研做什么准备?

大一大二可以做一些考研的前期准备工作。首先,我们完全可以系统的了解考研,考研到底考什么,它和高考有什么区别,考研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其次,我们可以初步确定自己的考研目标,究竟是考哪个专业,哪个学校;再次,我们可以针对性的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最后,我们也可以有意识地学习专业知识,训练科研能力。

一、了解考研常识

(一)考研还是保研

考研和保研是我国选拔研究生的两种重要方式。广义上说,考研包括保研。狭义上说,考研指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再复试被录取的研究生录取模式,保研则是指学校推荐学生直接进入复试环节的研究生录取模式。

考研(统考)和保研(推免)

根据保研政策的相关规定,我国仅有部分高校具有推免资格。而且推免资格比例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好学校的推免比例比较高,可以达到25%,普通学校的推免比例可能仅仅只有5%。

为此,大一我们首先就要搞清楚学校有没有保研资格,你能不能拿到这个资格。如果有保研资格,我是建议各位尽量争取的。毕竟,保研还是要比考研好一点。如果没有保研,那就只能全力准备考研。

以下部分适用于狭义的考研。

(二)考研和高考的区别

大一学生最了解的大型考试莫过于高考。但是,高考与考研并不是一回事,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高考时考生先参加考试,分数出来后再填报志愿,只要分数高,一定有学上。考研则是先填报志愿(目标学校及专业),再参加对应的考试科目(初试),通过后再参加复试,最终才能顺利录取。

考研目标的不同,录取难度也不同,经常存在高分考生没学上的无奈现象。

(三)考研的基本内容

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通过,方可参加复试。复试顺利通过则被录取。

初试一般安排在每年的12月底的周末,复试一般安排在来年的4月份左右。

初试一般考查政治、英语、数学(或专业课一)和专业课四门,满分500分。部分专业考查三门或者两门。

以上是考研人必须了解的考研常识。除此之外,我们需要了解的考研常识还有许多。如果需要了解更多考研的常识性问题,获取更多考研相关信息,提前准备考研相关事宜,也可以看看知乎上的考研课程,学习一下呀!

二、时间安排(大一至大二)

坦白说,大一大二就正式准备考研有点早。但是,一心考研也完全可以做一些准备性的工作。

(一)基本了解考研

对于考研人来说,仅仅知道上文的考研常识是远远不够的,你还需要了解更多的考研知识,为今后的考研复习及顺利上岸做准备。那么,我们需要了解哪些考研知识呢?

1.学会使用考研人都会用的两大网站

研招网(全程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1]和学信网[2](全称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一般需要学会使用硕士专业目录,浏览研招网的考研相关信息等。

2.了解不同专业的考试科目

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管理类联考等。

3.了解考研招生单位

考研招生单位可以分为:高校和科研院所。我们对科研院所相对陌生,但是部分科研院所可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4.深刻领悟选择大于努力

选择大于努力,是考研界的至理名言。它是指目标院校及专业的选择远比复习考研更加重要,这告诫我们要结合自身实力做出合适的考研选择。

(二)初步确定考研目标

考研目标不同,难度不同。合理评估自身实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目标尤为重要。关于这部分内容,推荐各位看看我之前专门写的一个回答,干货满满,千万不要错过。

考研如何选择目标学校及专业?

当然,你也可以直接看看知乎的考研择校课程,让老师给你推荐一些考研目标。

(三)提高英语水平

考研一般都考查学生的英语能力,基本上都要参加英语一或者英语二考试。通过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能帮助你提升一定的英语能力,也能在考研复试时说明你具备最基本的大学生英语水平。

因此,大一学生准备考研的话,一定要尽快的通过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也可以再考一考雅思和托福呀!

(四)训练科研能力

1.保证较高的绩点

学生的任务终究是学习。准备考研的我们就更不能荒废学业啦!我们可以适当性的侧重考研目标专业的课程,减少大三时的备考压力。

2.积极参与各类科研相关活动,尽可能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研究生终究是要做科研的,良好的科研能力是考研复试的加分项。如果有机会的,尽可能在这一年里积累一下学术经验,争取发表一篇论文,绝对会有很大的帮助的。这一点在复试的时候就特别的明显。

PS:学生发表论文,学校都会发奖金的。

(五)找到上岸学长学姐,获得第一手信息。(可选项)

考研准备的早,肯定要认识目标一致的同学呀!早点和这些当年考研的学长学姐混熟,等他们成功上岸,拿到第一手资料不香嘛?

以上就是大一大二可以为考研准备的一些事情啦!个人而言,真心打算考研的小伙伴是完全可以早点准备的。但是,准备考研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坚持呀!

大一大二就开始准备,好孩子,先人一步要赢在起跑线上,个人认为越早规划准备越好。说到读研究生,学长建议你先争取下大三保研,或是保研考研两手抓,上岸几率更大!

一、准备保研

大三是获得保研资格的关键一年,下学期各个大学的夏令营就出来了,学校基本就确定好保研名单了。只要自己的本科院校不算太差,自己的成绩也可以,那么决定考研的同时争取一下保研的资格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的。

1、获取保研资格,准备所需材料

首先,要确定自己能否获得保研资格。能获得保研资格的都是本科阶段综合成绩优异的学生,可谓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需要达到下面这几个要求:

1)专业成绩好,不能有挂科

2)外语成绩最少也达到四级425分以上

3)竞赛科研活动

大三上学期其实都属于准备期,比如如何保持成绩排名位于专业前列,如何提高排名绩点,刷英语六级的分数,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和大学生的创新项目,甚至是写论文发专利等都是在为保研做准备。

2、具体关注保研信息的时间线,做好充分准备

1)从三月份天始,就可以天天关注各学校的保研信息啦,因为不同专业和学院的保研时间是不同的,按照要求准备保研夏令营的相应材料,还要注意是否邮寄到学校或者通过什么快递邮寄等。

2)五、六月份,申请完毕后就是等待入营通知了,有可能会接连收到拒绝通知,这时要有目标的多投一些,并结合自己的长处去合理安排,同时还要兼顾下学期的学习。

3)暑假,夏令营面试时准备好需要注意什么,学校会采取什么样的考核形式,笔试方面考那些题型,面试的时候会面那些问题都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同时,提醒大家最好在面试的时候多带几份自己的简历,这样面试官可以根据你的简历提问快速了解你,而且是有对方院校logo的简历,这样面试官会觉得你很有心。

4)九、十月份,拿到夏令营或者预报名的offer之后,就可以在教育部的推免系统里填写具体信息了,等学校确认录取时我们只要点击拟录取就OK啦。

在获得保研资格后,一定要认真准备保研材料,特别是个人简历、个人陈述等材料,最好不要直接照搬别人的。复试顺利通过后,可以提前联系导师进入实验室,熟悉相关科研课题,为以后研究生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准备考研

准备23考研的同学,第一步就是选择目标学校和专业,确定学校和专业就可以开始专业课的学习了。而考研择校初期备考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某些同学最头疼的问题。那么该如何正确地选择学校和专业呢?

1、考研的形式和科目

简单地说,研究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大部分。

初试一般在12月底或1月初,大部分专业考4门,包括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满分各100分;两门专业课(专业课一、专业课二),满分各150分,这样4门总分500分。

此外,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属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专业课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专业课只考一门,满分300,三门课总分依然是500分;

还有一些专业硕士(例如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只考一门公共课(满分100)和一门专业课(满分200),总分300分。

来年2月左右公布考试成绩;3月公布国家线;3月-4月复试。

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同等学力需加试两门专业课,加试成绩不计入总成绩但必须及格。

总成绩=初试成绩*X% + 复试成绩*(1-X%)。有的学校X=50,也就是初试复试成绩各占一半;有的学校X=70,也就是初试成绩权重较大。按总成绩从高到低录取。考试阶段到此就结束了,后面是调档案等流程。

在此推荐一下知乎官方的考研训练营——【小白偷跑计划】,可以把收集考研信息、制定学习规划、筛选学习资料这些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节省下来用在学习上,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现在,知乎官方推出的这个讲座可以做到这些!从考研趋势深度解读、院校专业选择攻略、科学的备考规划一应俱全。全程为你保驾护航,助你上岸一臂之力!重点是现在免费的:

2、筛选流程

在充分了解考研的科目之后,为了更好地制定学习规划,首先要确定报考专业和报考学校。因为即使同一个专业,不同学校的考试科目也有可能不同。例如报考“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这个专业,上海财经大学的考试科目是:政治、英语一、数学一、经济学;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考试科目是:政治、英语一、数学三、西方经济学。专业课完全不一样;而且虽然数学一和数学三都叫数学,难度差别很大。

推荐按照下图的模式,先选择专业,然后进行粗筛筛出3-5所学校,然后再进行细筛,最终确定报考学校。

2.1先确定专业

一般来说,专业选择靠前。专业的选择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专科原专业和自己喜欢的专业。两者经常并不重合,这就需要取舍。原专业最熟悉,报考限制更少(有的学校不允许同等学力跨专业);而喜欢的专业学起来效率更高,提分更快。

如果难以确定专业,可以选择两三个备选专业,依次粗筛和细筛

2.2粗筛

粗筛主要考虑因素有学科排名、地区、学校报考限制。此阶段比较快,大概一两天就能完成。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以查询各校的专业实力。如图所示,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输入或点击专业名称,就能看到分级排名,从A+到C-共九个级别。一般而言,学校排名高,某一专业排名也高;但是例外也很多,有些二本学校某专业的排名甚至超过211、985名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相应范围的若干学校;也可以按照“冲一冲”、“求稳”、“保底”的标准,选择不同范围的学校。

而学校所在地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想在上海就业和发展,当然应该优先考虑上海的学校。这样毕业季实习和找工作都比较方便,此外上海学校的毕业生落户也比外地学校有优势。

学校报考限制是同等学力考生不得不重视的因素。大多数学校对同等学力报考都有限制,限制条件多寡不一;且在复试和入学报名阶段都会有资格审查。简单地说,下载最新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根据自身条件(英语是否过四级、是否有自考成绩等)和备选学校的限制条件,排除那些不能报考的学校。

通过以上三个条件,筛选出若干所学校,一般以3-5所为宜,然后进行细筛。

2.3 细筛

细筛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招生人数、历年报录比、试题难度、风评。这一阶段比较慢,可能花费一到两周,主要因为信息少,难获得。有些学校会公布历年报考数据或专业课真题,但大部分学校没有公布。官方未公布这些数据可以通过一些考研论坛、社交群或认识的学长得到。

通过以上流程,基本可以确定报考学校,接下来就可以做有针对性的规划和学习了。有时候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考研选校选专业马虎不得,需要同学们认真权衡考量,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学校和专业。

3、需要详细了解的指标:

3.1 报录比——报名与录取比例,可在招生院校的官网或中国教育在线上查询,这一数据直接反映出该专业的火爆程度。

3.2 分数指标——国家线+学院复试线+实际录取最低分+实际录取最高分。

3.3 目标专业学科排名——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

确定好目标院校后,一定要去查看这些指标,结合自己的能力来选择。

3.4 计划招生人数——在招生院校公布的招生简章或专业目录里一般都有说明。

3.5 报考人数——这是个较关键的信息,反映这个专业的报考热度、竞争激烈度,从中也可大致看出潜在的竞争对手有多少。

3.6 实际录取人数——随着复试、调剂的进行,各大高校的拟录取名单也陆续出炉,在学校有研究生官网或各院系官网都有公布,可以查询。

3.7 推免人数——有些名校热门专业推免名额可能会占很大比例,那么留给统招的名额就很少,考研竞争就更激烈,难度更大。因此推免人数是个重要参考。

从以上人数可以准确算出该校该专业的报录比。此外,还要关注下复试比例及最终成绩计算方式。差额复试比例越高,当“炮灰”陪考的同学越多;复试、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越高,学校的自主程度越大。

4、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

考研不是闭门造车,获取以上这些有效信息尤为关键。有时“信息不对称”会成为选择学校和专业最大的挑战和绊脚石。那么这些信息从哪些渠道获取呢?

4.1 目标院校的招生信息网

包括学校简介、招生信息、招生简章以及咨询联系等。还有最重要的专业课参考书和报录比等信息都可先在这一官方来源查询。

4.2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这个是研究生招生的官方网站,国家政策、各院校政策、考研常识、报名、调剂甚至是各个学校的详细信息都在这里。

4.3 各种考研论坛

包括一些目标院校的论坛社区、硕博士的学术科研互动社区,还有一些论坛的考研资料下载页面等渠道。不过这些资料相对比较杂,需要仔细甄别。

4.4 知乎、豆瓣、微信等

这些平台集中了很多经验贴,尤其是知乎,公共课怎么备考等有很多很详细的回答,但是经验帖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来借鉴,不能完全迷信经验帖。此外,微信搜索也是一个很强大的功能,大家可以在搜索栏里根据关键字搜索微信文章和公众号,经常会有一些很干货的东西。

4.5 往届考研的学长学姐处以及其他非公开的渠道

特别是已经考上你的目标院校的师兄姐,或者没考上但是报考你的目标院校的师兄姐。除了一些公开渠道外,还有两个地方是一般人不会去的。一是你目标学校的研究生院或者研究生处;二是目标学校周边书店的资料。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去这两个地方转一转。

5、搜集资料、科学备考

专业课资源的话当然是招生院校官方参考书及往年考试题最可靠最好啦。有的学校在其研究生院网站或者各学院的网站上有这些资源,找到之后要第一时间下载下来哦。

除了招生院校的官网学习资源,上文所述的研招网、中国教育在线、考研网、高图、各微信公众号、考研交流群及目标院校学长学姐那里都可以试着找找,还可以上B站和幕课

在B站上你总能找到一些免费视频,涵盖考研经验、考研数学、考研英语、考研政治等。可以说B站是一个神奇的网站,是学习者的天堂,几乎所有比较著名的公共课视频和少部分专业课视频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而且无广告,不开会员就可以加速播放,直接搜索所需的老师名字、机构名字即可。如今由于版权的原因,资源可能没有以前那么多了,不过还是可以找到很多有用的资料。

而幕课则Mooc汇聚了各大高校开放课程,资源很强很强,能搜到你一志愿学校的开放课程。按照专业在「课程」里搜索,你就会看到专业的分类,包括外语、计算机、理学、工、经济学、法学、文史哲等,真的是应有尽有,知识的宝库啊!当然也可以按照你的一志愿学校去搜索,看看你的一志愿学校,有没有在Mooc开通你所学专业的课程。

至于公共课,资源就更多啦,在这先不赘述了。值得一说的是,复习的顺序建议把政治放在最后(初试前的几个月),先开始英语和数学(如果跨考需要考数学的话),这两科也是两块难啃的骨头,需要先“啃”个差不多再开始“啃”政治。

三、打好英语基础

可以先从阅读开始吧。

阅读要精读和泛读相结合。训练材料可以是历年真题,教材上的课文,也可以是新闻媒体的报道、评论等。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英文水平选取难度略高的材料,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太简单的起不到练习的作用,太难的一看就头晕,打击自信心,所以难度中等略难的文章最好。如通过四级的同学可以选择六级阅读作为初期的训练材料,通过六级的同学可以选择专业八级难度的文章,之后对自己的水平更有信心了,也可以直接阅读economist, New York Times, CNN评论等,有官方的APP可以下载,有事没事刷一刷,也可以直接上网站浏览。

背单词必不可少,推荐几本单词书。

1.考研英语命题组的《红宝书》,和历年真题贴合较紧密,一边做题一边背,里面的例句大多都是来自近几年的真题,并且有长短句的分析。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影响真题模拟效果,因为刷题时会发现好多句子你都在这本单词书里见过。

2. 高图的《考研英语词汇》,特点是词根+联想记忆法,是一本比较经典的背单词书。好多同学考四六级时单词书就用的这个系列,因此之前有好好背过这个系列的四六级单词的话,这本词汇书用起来还是挺顺手的。

3.星火《考研英语词汇》。其实我觉得星火英语做的最好的就是单词了,传统的词根词缀记忆法科学合理。这本书从历年考研试题中精选真题例句,穿插在一些重点词条下;并精心选编练习,适合边记边练,以练促记,以练测记;其中的熟词生义和单词串记个人强烈推荐。

说说我背单词的两点体会:

1.背诵单词与阅读、语法相结合,同步进行中

建议在此过程中可以自己动手整理单词本(如阅读中遇到的考纲内的重点单词、词组、习惯表达等),一段时间后,大家会发现自己也可编一本真题词汇啦!学英语到后期拼的就是词汇量,词汇量越大,做题就越快越顺手!

2.有效利用时间

背单词与做阅读做真题需要系统的大块的练习时间不同,就是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刚起床时、临睡觉时、吃饭前,等公交车时、学其他科目学累时……都可以好好利用起来背单词哦!记单词要有反复性,反复记忆是最好的方法。今天背100个单词用了半小时,第二天复习一遍只需5分钟,再过几天,再过一周复习一下还是5分钟,复习的时间间隔不断延长,记得就会越来越牢固。如果记了100个单词接着几天都不看,差不多就全忘光了,从头再来很不划算的。

不管选择哪本词汇书,坚持都是很重要的。坚持下去,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考研英语其实真得没有那么难。

祝考研成功上岸!加油!

刷到这里的同学,手指不要动了,身体坐直打起精神来,这个答案可以帮你节省80%寻找其它答案的时间。

答主本科211,考研一战上岸985,相信我,这篇答案会让你的大学生涯脱胎换骨。我结合所有考研高赞回答,结合自己6个月一战上岸985高校的经历,把大学生普遍关心的考研问题做了分类,并帮大家做成一个合集。文章开始之前,我最想对大一大二的学弟学妹说:大学宁可选择考研,坚持四年,也不要什么都抓,却每一个都浅尝辄止。

本文1.7w字,全文手码,各位准研究生点赞鼓励下学长呗~

只收藏不点赞的宝宝都是耍流氓o( ̄ヘ ̄o#)

我是山东高考生,第一年高考失利选择复读,一年后以598的成绩被东北一所211院校录取。大二暑假决定考研,一战上岸985热门专业。我很坚定的认为,即使在考研内卷化严重的2022年,读名校,考研依然是比高考简单的。高考的时候清北人复交浙南简直不敢想,但考研如果准备的早,你完全可以考虑这些名校。


废话不多说,先看目录:

考研择校
大学生活
社交恋爱
考研常识(必存)
各科复习经验(必看)
考研心态调整

一、考研择校:先制定一个十匹马都拉不回来的正确目标。

我很坚定的认为,即使在考研内卷化严重的2022年,读名校,考研依然是比高考简单的。高考的时候清北人复交浙南简直不敢想,但考研如果准备的早,你完全可以考虑这些名校。

我选择考研的动机,单纯就是为了弥补高考的遗憾。就像一个跌落枯井多年的人突然看到了有人扔了一根绳子下来,尽管绳子粗糙磨手,但我心中仍然抱有感激,不管不顾疯狂向上攀爬。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考研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学习,从大二开始暑假就没回过家,假期一边做家教一边准备考研。

1.1 目标一定要正确

目标正确并不是说本科二本的同学,考研的时候不能报Top学校。而是要综合院校难度、城市地域、个人实力选择跳一跳就能勾的到目标。

大家都听过考研选择>努力,考研学校会因为院校层次、专业实力、所在城市分为不同的难度等级。难度方面,原则上985>211>普通一本。

同等水平的学校,热门报考城市的学校难度要大很多。特别是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和作为国家经济中心的上海。这两所城市报考人数多,不缺学生,所以判卷严格,给分不会很高。报考北京上海的同学一定要有一战上岸的决心,不然用北京上海的分数去竞争调剂名额,会很吃亏。

我知道现在大家对于考研还处于一个迷茫的阶段,这个时期比复习更重要的是搞清楚你的目标、院校信息(包括统考名额、历年报录比、复试差额比、近几年的复试分数线走势、拟录取名单、各科的复习经验初试复试用书等问题),确定自己各科目复习方向、调整心态。

在考研过程中,一定要对考研讯息增强辨别能力和敏感度,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学会借力,分析别人证明过有效的经验。除了你自己和父母,可能我就是那个最希望你上岸的学长了,我找到了各个院校的免费考研信息包,以及考研公共课的资料,考研规划经验直播课妥妥的干货资料,你去考研机构可能要付费的干货资料,在这个渠道能够免费获得,可惜还有太多同学不知道。大家免费领到之后,一定要好好利用起来呀!这份资料如果你去机构买还要几百块,只有知乎是免费分享!不需要花钱!

有同学找不到在那里领取考研院校资料,统一说明一下,进入蓝色卡片,右下角点击免费参与,加助教领取就好啦!(有同学还是找不到,我都怀疑在你们这边不显示….)

建议大家有机会可以去清华、北大、复旦、交大、浙大、南大等名校逛一逛,你一定会跟我一样,被里面的学习氛围而感染,更加坚定考研的决心。

研究生招生考试充其量算一个筛选考试,只要你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素养符合了招考院校的招考要求,那么大概率是可以上线并被录取的。当你的努力浇灌出来的专业素养和个人能力足够时,不想上也能考上;自己的水平没达到要求,再想上也考不上。通过这份资料,你需要确定:

  1. 意向院校每年的招生名额、近5年复试分数线
  2. 了解该校是否具有压分、歧视本科现象
  3. 了解学校复试差额比、报录比、初复试成绩占比等信息
  4. 以下这些坑,择校时要避免

① 复试太晚。有些学校出分和复试都很晚,比如说4月中旬才能复试。如果一志愿复试太晚,一旦在复试中被刷,调剂就会被耽搁。
② 复试占比太大。大部分学校的初试占比60%-70%,也就是代表初试的分数很重要,一般这类学校都是按照初试的排名录取的。但有的学校面试占比过高的话,就会有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对于本科学校一般的同学可能不太占优势。
③ 压分,不保护一志愿。学校压不压分,大家可以在你录取名单中看专业课的分数,或者上网打听,如果风评不是很好,也要慎重选择,专业课压分会影响调剂,因为调剂学校只看你的总分,不管你的一志愿是不是压分。
④ 复试差额比过大。复试差额一般是120%,比如名额100个人,复试线就是排名第120名的同学的分数,然后从120名考生中淘汰20名;有些学校的复试差额比很大,比如北师大儿童文学有一年复试差额比200%,这说明要在复试中淘汰一半的人,这个复试风险就很大。

有些学校虽然很强,但并不是所有专业都难考;有些学校影响力一般,但由于城市因素加持,就业非常好;所以考研择校时不能一概而论。我提供的思路是:先选专业,再定城市,最后选学校。刚开始学校可能有好几个备选,你要查找一些信息进行对比,最终确定一个学校。查找的信息有:招生名额、统考名额、推免名额、复试分数线、录取最低分、录取最高分。

考研择校我粗略定了4-5所意向学校,随着对专业和学校的深入了解,最终将考研目标初步定在浙大。之所以选择浙大有3个原因:1.杭州互联网公司多,浙大在计算机专业中的影响力很强,毕业后的就业有保障;2.我本科在哈尔滨,读研想去南方体验一下,杭州风景与气候都符合我的偏好;3.本校学长有两位考入浙大,有身边人作为榜样,说明我这个目标是有现实可能性的,而且毕业后的薪资水平很诱人。(最终我去了厦大,这是另一个故事了,以后再给大家唠)

1.2 目标院校一定是你死心塌地想要达成的

隔壁班一哥们儿本来定的东大,有段时间我看他图书馆学习总提不起精神。

后来这家伙换了我们都不敢考的清华软院,每天都很兴奋,他曾告诉我辈子就死磕清华了,掰着指头算算他这种河南考生读清华的机会只有考研这一次了。每天早上我去隔壁寝室找他,这家伙早就走了,那年他成为我们系唯一一个上岸清华的。

《圣经·提摩太后书》有一句话当为共勉:“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完了,应行的路我已经行尽了,当守的道我守住了。从此以后,自有公义的冠冕为你留存。”

读研后每次他在同学群里发清华便宜又丰盛的食堂,我都羡慕嫉妒呀!也许他也曾经如此嫉妒过我的颜值吧~我的意思是,在客观评估自身能力和学校难度之后,一定要选一个你想起来就会兴奋的学校,它将成为我们黑暗生活中的一束光。

二、大学生活

大一就决定考研的人,对自己的要求和期待通常很高。一定经历过焦虑迷茫、失去信心、着急紧张,想放弃,不被理解,被别人瞧不起,家庭不支持,怀疑自己的阶段。但这些痛苦的经历,却帮你找到了考研作为出口。

你要坚信你的选择是正确的——大学宁可选择考研,坚持四年,也不要什么都抓,却每一个都浅尝辄止。

1.学好英语,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必须说3遍)

考研科目分为四门,分别是英语(100分)、政治(100分)、专业课一(150分)、专业课二(150分)。

无论你选择什么专业,考研英语都是必考科目,分值100,题型分为完形填空10分、阅读理解40分、新题型阅读10分、翻译10分、作文30分。考985、211学校的同学,请把你的英语目标定在至少70+。

建议想要考研的同学直接学考研英语,顺带过四六级一点问题也没有(不过考研英语无听力,这部分要单独练习),考研英语具体复习规划在「各科复习经验(必看)」会详细分享。建议大一大二的同学,现在开始背单词,可以先用背单词app进行。我用的是“不背单词app”,每天会给你规定新学任务和复习任务,词库选择红宝书(词汇量6500),给大家看下我的战绩。单词就是每天刷30-60分钟就行,食堂排个队的功夫就刷完了,最重要的是养成习惯。

有学弟学妹给我私信想要考研英语大纲核心5500词,下方卡片领取,考研单词就是这些,有了它咱们就不需要买单词书了。(PS:里面还有其他免费考研网课+笔记,重申一遍,现阶段不需要花钱,用免费的完全足够!)。

2.管理好你的时间,做事要分轻重缓急。

你每天和室友一起去上课,下午没课还要参加社团、学生会,晚上还要做作业,偶尔还要应付学院安排的会议和各类讲座,你觉得大学每天事情好多,都忙不过来。

转眼到了大四,看到班里平时不起眼的同学考上了公务员、研究生,你才猛然发现自己根本分不清轻重缓急,每件事情都浅尝辄止的后果就是什么都做不好。

只有当大潮退去的时候,你才能知道谁在裸泳不要觉得毕业离自己很遥远,大学四年时光一晃就会过去,考研并不是短期就能突击的。能进入大学证明大家的智商没有本质差异,能拉开差距的就是执行力!大学就是蓄势待发的重逢区,你身边的人不努力,不代表全国的大学生都在摆烂。从此刻开始,请把高度自律刻在潜意识里,荒废的不仅仅是时光,还有你的未来。

3.学会制定学习计划,用意志力和习惯推动完成

当你发现没办法做到长时间学习时,教给大家一个很好用的方法:

step1.到图书馆第一件事,把每天的学习任务写下来

step2.标记好每个任务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心无旁骛的只做一件事

step3.每完成一件事,就在任务表划 ,没过多久,你就会发现, 越来越多

对考研结果要有充分的信心,并且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全力以赴。所谓决心也就是motivation,是每天早上唤醒自己的动力,是跌倒了再爬起来的力量。每当我备考期间松懈厌学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这是读到自己喜欢的学校、从事自己热爱专业的唯一机会。

就像即将溺水的人一样把这次考研作为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拼命抓住,无论多丧都能振作起来我不在乎自己是否能通过考研逆袭成一个高富帅,但我相信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会让我成为一个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人。

对考研抱有感激,对父母学校为我们创造的读书条件抱有感激,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想到自己的目标,心中顿时充满动力,你想不上岸都难。

4.以结果为导向,别假装努力

打篮球时你宁愿刻苦重复一个动作,却不愿纠正这个动作做出正确的姿势;学习时你更愿意做哪些优势科目的作业,而不是弥补短板科目。

你在当时的环境下选择了一种让自己更舒适的选项,乍看起来你确实也很勤奋,但是这种勤奋没办法让你更加优秀。

考研就是一项需要突破舒适区,不断弥补短板的过程。每天提醒自己不可以自我感动的同学,认为只要付出了就一定有相应的回报。我就曾见有人“兢兢业业”地抄专业课笔记,有人“认认真真”地把课听了不下五遍,有人“勤勤恳恳”地去各种论坛搜集资料,但究问其效率几何、成果如何,往往旁言其他。

5.考证要趁早,但一定不要贪心!

大一和大二的时间比较宽裕,赶快把该考的证考了。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要因为贪心盲目考证,目标越多越容易陷入焦虑,要分轻重缓急。

无论是工作还是考研,英语好的人总是格外受到优待,甚至在面试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一定要考关于英语的证书,如四六级、雅思、托福。早点开始背单词、读文章、刷真题,给考试留出足够的时间,争取一次通过!

我帮大家列举大学必考证书和选考证书。

①本科期间「必考」证书

  • CET-4、CET-6
  • 普通话等级考试(文科)
  • 全国计算机二级
  • 驾驶证

②本科期间「选考」证书

  • 导游证
  • 教师资格证
  • 托福&雅思&GRE
  •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
  • 注册会计师(CPA)
  • 法律从业资格证(法考

③大学生各类考试的报名渠道,基本这4个网站

经常翻一翻,会有惊喜在等着你哦 :

  • 中国教育考试网
  • 中国人事考试网
  •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官网
  • 上海外语口译证书考

6.实习要趁早,这是性价比最高的职业试错手段!

大家上学的时候都穷,很多人的钱是不够花的,做兼职比较普遍。但建议别做送外卖、发传单、做服务员这种体力兼职,多尝试脑力工作,如家教、兼职翻译、专业实习。

既能提升个人能力,又可作为面试谈资的经历非实习莫属。毕业还能把项目写在简历上,更高概率入职大厂;实习要趁早,等到大三大四就要面临考研、找工作,时间非常紧张。

大二成为某大厂暑期实习生,每天150,但学到不少工作思维,专业能力相应提升;大三寒假因为要准备考研,找到一份高中生家教,每天6h 360元,28天赚了10000+,后来这个男孩从成绩中游考进211了,家长很高兴,我也赚够了考研期间的生活费。

随文建议

  1. 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一大二多出去实习,不要做一张白纸。
  2. 尽量选择大平台实习,他们经常招聘暑期实习生,多关注实习类微信公众号、boss直聘等。
  3. 实习主管(老师)的人品比实习薪资重要。
  4. 与组里同事和睦相处,但也要学会拒绝重复性的工作。
  5. 实习在精不在多——看看这段经历能否丰富简历,为自己赋能。尽量少做发传单、服务员、淘宝客服、送外卖这种体力活。
  6. 通过短期实习快速了解各行业工作节奏,并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

三、社交恋爱

对于大学中的人际关系,我想提醒大家的是:避免无效社交。

1.恋爱是一门必修课,能在大学谈恋爱,就一定要在大学谈,不能谈的尽量创造机会谈;如果你很喜欢一个人,尽快找合适的时机说出来,不然很可能被别人追走喽~

警告SOS!恋爱过程中女生一定保护自己,男生一定要保护女生!请掌握必要的生理知识,很多事情不是逗着玩的!不是吓你!给我记好了!!做不到负责不要谈恋爱毁别人!!!

  • 恋爱可以,怀孕不行!
  •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有他/她活得更好,没他/她也能过;
  • 先说喜欢不代表卑微;
  • 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在暗中标记好了价格,不喜欢一定要趁早说清;
  • 拒绝舔狗!拒做舔狗!
  • 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不要因为无聊而恋爱,不要因为别人都在恋爱而恋爱;如果你正处于恋爱阶段,请认真去爱,负责任的去爱,男生一定要有保护女生的决心。(很重要!)
  • 如果你家里不富裕,或者有学业上的追求,不妨把恋爱的时间花在学习,毕竟本科期间的恋爱,只有极少数能走到婚姻(但是研究生期间的恋爱会稳定的多,我对家里即将读研的妹妹说,一定要在校找到男朋友,不然工作后很难找,而且社会人复杂,鉴别成本也高)。

2.少加入社团、学生会,把精力和时间用于个人提升

不要迎合别人参加浪费时间的活动,大部分社团、学生会不仅没有任何意义,还会占用你的时间。想要得到真正的锻炼,要么竞选班长、主席,要么就滚回去好好学习。

远离能带给你短期爽感的东西,如打游戏、拖延、刷综艺。多做长期坚持有益的事情,如学习、读书、健身、比赛。想要在学习上拔尖,势必要减少休息、娱乐、社交的时间。

  • 不求名列前茅,但绝对不能挂科!
  • 即使挂科,也一定不要考试作弊!
  • 学好本专业知识,这是毕业后的安身立命之本!
  • 英语学习很重要,早点通过四六级!
  • 宿舍不是学习的地方,图书馆才是知识的海洋!
  • 一定要学会一门技能!比如office、photoshop或者Python…

3.不用逼迫自己“合群”。模仿身边人的行为方式,是人的天性,但这不是颓废的理由。比如,绝大多数学生会把假期耗费在低质量的娱乐中,刷抖音追剧、游戏样样不落;但对于考研人来说,假期是实现弯道超车最好的契机。要想和同龄人拉开差距,就要不惜一列代价离开舒适区,想要考研的你必须利用假期进行弯道超车。

4.请学会和你生活习惯完全不同的室友一起生活,学着和他们成为朋友,读研后室友的生活习惯和每个人的生活会更加不同。

5.培养自己的分享精神。有好的资料、整理的笔记、辅导员的通知,完全可以分享给室友和同学,不用藏着掖着。分享出去不仅会增加你在同学对你的好感,而且有利于养成有条理、按时按点完成任务的学习习惯。

6、其他

  1. 和宿管大妈打好关系,你会体会到什么叫做特殊待遇
  2. 平时学会多夸夸人,会让你的人际关系变好很多。比如,看到这篇文章花1秒点个赞鼓励我~
  3. 有机会一定要入党
  4. 脸皮厚一点,多去参与比赛和活动
  5. 培养自己的分享精神。有好的资料、整理的笔记、辅导员的通知,完全可以分享给室友和同学,不用藏着掖着。分享出去不仅会增加你在同学对你的好感,而且有利于养成有条理、按时按点完成任务的学习习惯。
  6. 多与一些厉害的师兄师姐交流。举个例子,你想考研,那你必须要知道研究生的报名时间,如何复习?如何找资料?如何面试?如果这个时候有个帮助你的师兄师姐,那么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当然大家有问题也可以在这个答案下面留言。
  7. 大一要警惕学长学姐以及教官套近乎,尤其是想处对象的那种。
  8. 别在同学面前搞任何虚的东西。大学四年时间,大家有足够的机会去读懂你,家里是否真有钱,学习好不好,能力强不强。前期把自己吹捧的多高,后期在同学心里的印象就有多差。

四、考研常识(必存)

这部分我为大家整理好了最重要的考研常识,在考研择校、网上报名、信息确认、复试调剂等流程中都能用得到,大家一定要提前收藏好,以备不时之需。

1、考研时间

考研时间通常在12月25日圣诞节前后周六日进行,共考2天。若今年疫情尚未结束,需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才能进入考场,所以大家记得提前预约。

  • 第一天8:30-11:30:思想政治理论(100分)、管理类综合能力(200分)
  • 第一天14:00-17:00:外国语(100分)
  • 第二天8:30-11:30:专业课一(150分)、数学(150分)
  • 第二天14:00-17:00:专业课二(150分)

2、考研历年数据

毫无疑问,最近几年考研的形式是越来越严峻。尤其是22考研,报名人数约457万,比上一年增加近80万,仅仅是监考人员就高达37.8万,可见大家对研究生学历的需求也是同步增加的。录取名额的增长幅度赶不上考研人数的增长幅度,21考研的录取人数约114万人,22考研的录取人数可能会增招到120万人左右;

考虑到近几年就业压力增大,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考生报名考研,同时二战,甚至三战的考生人数也会持续处于高位。另外每年约1000万人毕业,其中约100万人为研究生,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岗位有超过10个人参与竞争,那么很可能这10个人中就有一个研究生,竞争越来越多了。

3、34所自主划线高校

国家规定,34所学校可以有权自主划定复试分数线,而不用像其他院校一样必须参考国家线。39所985高校当中,except中国海洋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所985高校外其余34所均为考研自主划线学校。

34所考研自划线学校名单: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

备注:34所复试线可以不参考国家线,自主划定复试线,基本上比国家线会高,极少数情况下会低于国家线; 复试分数线有可能在国家线出来之前就公布,对复试的侧重点更有自主性。

4、A区和B区

教育部根据各省份的教育实力经济情况,将全国31省市划分为A区和B区,分别实行不同的国家线。A区的国家线要比B区的国家线高,假设没有通过报考院校的复试分数线,需要调剂,超过A区国家线就可以申请AB区的调剂,但是超过B区国家线(未超过A区)不能调剂到A区。

具体的划分如下:
一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二区: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5、学硕和专硕

大家直接看看专硕和学硕的主要区别表格吧

  • 培养方式:学硕偏重理论研究,在读研期间主要是搞学术为主。研一上课,研二写论文争取发表,研三申请读博/实习找工作。
  • 学制:学硕大多数学校都是3年制,专硕大多两年制,也有3年的,就比如厦大的专硕就是3年。
  • 学费:学硕一年大概7000-8000元,专硕大多10000-20000元,也有的学校能达到一年4万多。
  • 毕业论文:学硕要求更强的学术性,专硕的毕业论文选择较为灵活,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都是可以的。
  • 读博:专硕和学硕都可以读博,但是就是因为学硕时间长,所以有更多的时间写论文、发论文,因为现在好学校采取的是申请-考核制嘛,所以学硕在时间上会更有优势,因为专硕2年时间太紧了,相当于你要完成上课、实习、毕业、找工作等,根本没有太多时间写论文。
  • 就业:认可度都很高,大部分企业不关心你是学硕还是专硕。

6、考研最重要的3条线

考研过程中,我们会听说各种分数线,每一种线的适用场景各有不同,下面我们都详细跟大家介绍一下。

line1:考研国家线:教育部划定的及格线,教育部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两类,分别为A类和B类,分别划线从而形成A类线/B类线,或一区线/二区线。前者分数线高后者稍低,一般相差2-10分。考生只有达到了国家线才有可能参加复试和调剂。其中包括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单科分数要求。除34所自划线学校,其他学校的复试分数只能高于国家线,但不能低于国家线。

line2:34所自划线:自主划线是34所院校自主决定考研复试分数线,而不必参照考研国家复试分数线。这样的院校会有更多招生自主权,34所自主划线高校全部都属于985高校。一般而言,34所的校线对考生来说没有参考价值,而其院线才是决定考生是否能够参加复试的分数线。

line3:复试分数线:各招生单位在国家线的基础上,根据本校有关专业生源余缺确定的复试资格线,等于或者高于国家线。

line4:录取线:该专业拟录取考生中,最后一名的分数,这个可以从拟录取名单当中找到。因为考研复试都是差额的形式,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复试线,还要去拟录取名单上找到最后一名的分数,以这个分数作为自己的底线目标。

7、考研报名时间/流程

考研报名分为:预报名阶段、正式报名阶段、网上确认阶段。

预报名:考研预报名主要为了缓解正式报名时报考系统的压力,起到一个“分流”的作用。预报名和正式报名效力一样,即如果预报名成功了,正式报名就无需重复了。同理,预报名没有赶上,10月份正式报名依然可以报。如果现在还没确定学校,那么可以等正式报名再报,但是预报名的好处是可以提前选择考点。第一次考研的同学不用紧张,报名系统上面都会有提示,一步一步完成没有任何问题的。

1.登录报名网址yz.chsi.com.cn/yzwb/
2.进入研究所网上报名系统实名注册,注册账号是查询报名号的唯一方法,后期查询信息、准考证下载和登陆调剂系统等事项都要使用这个信息,所以一定要牢记你的账号密码!!
3.阅读相关公告和老师承诺书并点击认可
4.填写考生信息(学籍学历、基本信息、户籍档案、家庭主要成员、学习与工作经历、奖惩情况、联系方式)。系统中带*的文本框为必填内容,证件号码等使用半角英文输入法输入;考生填写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家庭主要成员和学习与工作经历均至少要完整填写一项;
5.选择报考专业,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和报点
6.核对信息,并输入校验码
7.生成考号要牢记考号
8.网上缴费
9.报名成功

正式报名:大家可以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看报名流程,其实并不复杂,简单的总结就是以下几步:

1、在研招网实名注册,牢记用户名和密码;
2、填写考生信息并进行学历校验;
3、填报招生单位和报考专业;
4、核对信息并提交;
5、网上缴费。

8、报名注意事项

下面列举一下考研报名的注意事项

1、预报名一般都可以参与,部分地区的往届生不能;
2、必须实名注册,牢记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
3、身份证最后一位为“X”的建议使用大写字母;
4、不要开启有网页拦截功能的软件,避免无法查看网页;
5、招生单位、考试方式、报考点等要慎重选择,一旦生成报名号后则不可以修改;如确实需要修改,须取消 已有的报名再添加新的报考信息,已取消的报名信息不可用于网上确认(现场确认); 6、报考专业名称前面有“(专业学位)”字样的为专硕,其他为学硕;
7、网上支付报名费的考生请检查支付是否成功,即银行卡是否成功扣款;
8、考试方式选择全国统考,MPACC、MBA选管理类联考;
9、学习形式的填写:本科就是普通全日制,成人高考属于成人教育,自考属于自学考试;
10、选择报考点时建议选择离自己近的或者方便的考点,此处为先到先得原则,所以一定要尽快选择并提交, 在考试时会便利很多;
11、预报名和正式报名都在研招网完成;
12、往届生考生来源一般选择其他人员即可;
13、通讯地址为接收录取通知书的地址,建议写学校,联系方式也必须准确,不要欠费停机;
14、关注预报名和报名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填写并确认。

9、网上确认材料

①一寸证件照:蓝底/白底,清晰无妆,脸部无遮挡,不可修图,不能用照片翻拍,否则影响审核,该照片主要用于准考证。
②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正反面
③毕业证/学位证/应届生准备学生证
④本市非应届本科毕业生:
本市户籍考生还需上传本人户口簿图像
非本市户籍考生还需上传本人2021年连续3-6个月社保缴费成功记录图像or居住证。
⑤在读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在读生:提供现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需写明:知晓并同意该生报考我校研究生,拟录取后同意注销该生在读学籍。)
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士兵专项计划、强军计划等特殊计划的考生,还需要上传其他证明,以报考点公告为准。

10、打印准考证

网上确认通过之后,可以在12月中旬打印准考证,大家一定保存好研招网的用户名和密码,打印准考证网址: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注意,准考生可以多打几份备用,千万不能有任何字迹和涂改,否则按作弊处理。

11、考研信息权威网站

①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网上确认、准考证打印、复试调剂、官方时间节点公布…..

②中国考研网:考研资讯、公共课资料、调剂信息等……

③中国教育在线:考研报录比、历年国家线、公共课真题、各个考研院校复试分数线、调剂信息汇总等….

④报考院校的研究生院官网: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复试章程、调剂公告、学费奖学金住宿等….

12、统考专业课和自命题专业课

对考研有所了解你就会知道,考研有很多专业可以选择。在考试方面,它们最大的不同是:

  • 有些专业是国家统一命题(如法律硕士、管理类联考硕士、计算机硕士、教育学硕士等),简单点讲,如果你报考的是上述专业,无论选择那个学校,考研的试卷和题目都是一样的;
  • 另外一些专业是学校自主命题(如新闻传播硕士、心理学硕士、会计学、金融学、管理学、文学、水利土木、数学….),自主命题的意思是,你报考不同的学校,就要考不一样的专业课试卷。

如果你报考国家统一命题的专业,10月考研报名前请尽情做一位渣男/渣女,只需要认真复习专业课和公共课,等10月份进行一次真题模拟,根据模拟分数选择对应段位的学校。

但如果你报考的专业是学校自主命题,在一开始就要确定好目标院校。在这种情况下每所院校都有各自的出题偏好,甚至阅卷老师也会对某些答案有天然的好感。如果没有确定目标院校就开始复习,或者复习到一半换学校,对考研结果是非常不利的。

五、考研各科复习规划

太多经验帖都强调“努力”的价值,制造焦虑情绪让你赶进度、告诉你怎么学,但是学习这东西是最骗不了人的,他不看你是否头悬梁、锥刺股,他只看你是否能够做对题。

很多同学在备考期间最大的特点就是“急”,急于刷完课、看完书、背完一轮,和身边的人比进度,到头来发现知识点囫囵吞枣,做题错一片,后期职能拼命女娲补天,导致自己心力交瘁。作为过来人,我首先要告诉你的就是学习千万别“急”,也不需要用力过猛。

衡量计划科学与否的标准是知道每一科目分阶段的deadline,清楚每一天需要学什么内容,避免在学习时间犹豫导致时间的损耗,这样的计划就是有价值的计划。

每周都要反思你的学习思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否存在问题?有没有陷入“假努力”的误区?当你不再用时间定义努力,用形式预测结果,靠表演感动自己,把起床时间作为衡量自己考研努力程度的标准,而是真正的扪心自问:我今天学到了什么?这些知识会运用了吗?错题都真正搞懂了吗?该背诵的内容实际记住了多少?保持这样警醒度的你,想不上岸都难。

1、考研英语

传统阅读+新题型阅读=50分。所以英语备考重点在阅读,如果能保证阅读和新题型拿到42+,作文不要跑题,按照模版准备、字写的好看一点,就可以保证75+。

你的重点在阅读和新题型,请不要花太多时间研究翻译和完形,性价比很低。

英语一81分,一战上岸厦门大学cs。我英语属于那种基础很弱的,六级439分刚过线,在准备考研时我把较多的精力投入给了英语,5-9月每天3h,10-12月每天2h。

本部分适用于:

  • 英语基础一般,备考时间5个月以上,目标75+,愿意为英语多花时间的人。
  • 我每天学习英语的时间固定2h,基础差的同学可延长至3h。不要一天用3小时以上的时间学英语,要学会多科目间隔学习,效率比长时间学一门课程高得多。
  • 英语阅读中有不少做题技巧,见本文最后。
  • 找到对的学习和做题方法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坚持背单词、精翻文章和分析题目。
  • 如果你觉得我的方法还不错,请坚持实践下来,尽量不要频繁的变换方法,会让自己越来越混乱。

更新:有不少同学想要作文模版,我正在整理了,预计15号之前更新上来。暑假阶段英语说白了就是背单词+刷真题阅读+看点阅读技巧的课。作文、新题型、翻译、完形我会陆续出方法,敬请期待,(这里面作文是最好准备的,请放心)。

英语的学习方法,很多都是老生常谈,现存经验帖都非常同质化了,我不再赘述。
给大家分享下我认为最扎实的方法。

只要做好这些,英语80没问题哈!!!

1、背单词

背单词是贯穿于考研英语复习的「头等大事」,请务必每天坚持。可以用单词书,也可以用单词APP,我用的是不背单词APP,这个不用付费,而且页面、词汇展示风格、复习记忆曲线比较适合我。

单词库的选择一定不能贪少,第一次背就要选择词库全的。个人认为少于5500单词的都是扯淡,别以为里面有2000是简单词,真正做题时你会知道卡住你的就是似曾相识的简单词。

此部分我不必多说,坚持背诵就行,不管多少轮都要背到考前。但是每天背单词的时长可以根据词汇的熟练程度适当缩短,背完5500词你会有惊喜(我直接背的是6500词,因为我这人没有安全感,总想多背点)。

2、刷真题

为提升阅读正确率,我们要思考如何优化做题和检查流程。做题的规范和步骤是为了尽可能的推迟直觉介入的时间,把尽可能多的客观要素考虑完全,不犯事实层面的基本错误。
四篇英语阅读20道,可以要求每一道题都经过这3步。

  • 分析题干和选项,在原文中进行精准定位。圈出题干和选项中的关键词、主语、时态,考研英语中遵循出题顺序和原文顺序保持一致的原则,通过题干和选项中的实词、词组对应段落中精准定位。
  • 根据定位到的信息,对选项做出评估,观察选项,如果选项提到的事物差异很大,那么直接选与定位句沾边的选项;如果选项具有相似性,再看选项的细节,看谁的出错概率最小。阅读文章时要用笔标记关键词,防止走神和带入主观经验。
  • 选出答案后,建议去原文中画出答案依据,避免主观臆断。

3、学习做题辅助技巧

在刷题过程中我总结了13个比较有用的做题方法。

  1. 考研阅读题干是按照文章顺序出题。请不要跳读!更不要全部读完文章再做题,要看一段做一道题,按照顺序来,否则很容易被文章中的其他信息干扰。
  2. 注意题干中的主语和否定词,防止落入题干陷阱;格外注意动词、正反情感词、大小写转折词。
  3. 注意文章中隐含的对立(时间、地点、人物):文章中说过去XXX,那么现在一定不XXX;文章中说北方XXX,那南方一定不XXX;文章中说大多数人认为XXX,那么少数人一定不这么认为(作者一般是少数人)。
  4. 无具体内容的选项出错概率较少:如a.虚头巴脑的东西没法错 (….影响、….关系、….作用);b.肯定对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完成目 标);c.四个选项都在说的(一般是文章的主旨);d.全高图在说的(这也是主旨)。
  5. 如果最后一题是主旨题,请集中读5个题干+主旨题的4个选项, 找出重复的词(名词、涉及文章内容、词组),重复的词大概率就是主旨,直接在4个选项中选择包含这个词的选项即可。
  6. 解剖作者:时刻以作者为中心,站在作者的立场思考问题,哪怕作者与你的见解相左,要尝试通过文章描述、举例等推断作者的核心思想和最终目的。
  7. 认清自己:你仅仅是做题的人,千万不要带入先验知识。例如“我们都应该保护环境”,这句话没有上下文时,所有人都认为是对的;但是放在选项中,他就不一定是对的,因为作者没有说过这句话,这仅仅是你的先验知识而已,换句话说就是: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8. 正确选项符合同义替换特征。如果某个词在原句中重复出现,200%错。
  9. 选择标题类。标题中要包含本文的中心内容,比如文章中不断在讨论税收问题,那么标题中也要包含税收这个词;同时,标题不能只代表一段的内容,要覆盖全文思想;最后,慎用文中的具体事例做标题。
  10. 例证题首先要排除谈例子本身的选项。
  11. 作者态度题有一些陪跑词可以先排除,比如indifferent,biased(如果作者漠不关心为啥还要写文章?biased如果作者对XX有偏见这篇文章也不会被刊登啊),此外还有很多陪跑性质的词汇,也可以帮助你快速排除错误选项。
  12. 根据定位到的信息,对选项做出评估,观察选项,如果选项提到的事物差异很大,那么直接选与定位句沾边的选项;如果选项具有相似性,再看选项的细节,看谁的出错概率最小。
  13. 如果两个选项意思相反,正确答案必在其中,这时候看定位句的方向和态度即可,只要某个点有方向的暗示就直接选了。

4、准备作文写作框架

考北京、上海的小伙伴尤其注意,如果用特别明显的模板,大作文很容易被打成低分卷。你要形成自己的写作模版(思路),然后从优质范文里面找好用的句式和单词,融合成你独有的作文模版。每周无论多忙多累也要坚持写1篇大作文,1篇小作文(写作时间最好按照考试时间来算,小作文安排10分钟,大作文安排25-30分钟)。目标是通过联系熟悉你模版的运用。在日常做阅读中,也可以积累一些好用的句型,改编进你的作文模版。不管英语水平如何,根据好的范文里的好词好句做一点点积累,然后有贴合的中心词有语料的情况下写简单的句子,分数都不会低的。

小作文稍微模版化一点问题不大,准备方法是按照建议信、邀请信、告示、感谢信、投诉信….准备常用的开头、结尾。中间段你可以准备一些万能的原因,到了考场之后根据情况改写就可以。(如果需要我把我的作文模版贡献出来)。

总结:相信自己根据优质范文、阅读真题文章句子整理的模版,别轻信市面上流传的模版,多多少少都有些问题。最后!背10篇范高图不如一套模版好用,你在考场上就知道了!

2、考研政治

我的政治是83,政治能上80的不多,所以能拿到80分就有不错的比较优势,而这个分数是非常具有期待可能性的。

1、用书推荐

  • 高图(精讲精练、1000题、肖8肖4)
  • 高图(优题库、6套卷、冲刺背诵笔记、核心考案)

2、课程推荐

  • 高图暑期强化课
  • 高图考前点睛课(3小时)

3、复习安排:

NO.1 7月份-8月份,听课+刷题。

第一轮最重要的是“框架+理解”,特别是马原部分,极其注重对原理的理解。高图暑期强化班可以按照马原—史纲—毛中特—思修法基的顺序进行。

政治的分数取决于你客观题的得分,所以备考阶段多刷选择题有百利无一害。每听完一章做配套1000题和高图优题库,这两本习题册的题量完全足够,质量上乘。

NO.2 9月份-10月份,选择题知识点背诵+习题二刷。

二刷1000题+高图优题库,把错题笔记整理到书上。任何没有理解的部分,不能只看解析,一定要返回精讲精练中重新理解。高图优题库解析很详细,每个选项都有对应解析,而且题量够大。

10月份高图最新的《冲刺背诵笔记》会出版,这本书是对于知识点的精华总结,可以直接拿这本书进行背诵,减轻考前记忆负担。反复滚动记忆客观题的考点,以求把琐碎的知识点化作常识,避免后期遗忘再返工听课,留下充足时间给专业课和政治主观题的背诵。

关于土地政策、各种会议的内容等知识点,应该单独将这些知识点加以整理并刻意识记,寻找规律,每次碰到类似题目都把相关知识点从头到尾过一遍,这种看似笨拙耗时的方法对于记忆这些零碎且需要区分的知识点还是很有效果。我当时直接用的知乎上的免费笔记(它整理了考研政治会议时间线你按照它的提示领取笔记,记得不需要花钱!)这些政治知识点特别适合一组一组的背~

注意!!!我想提醒大家的就是,一定不能只听课做题不看书!!!我和5个政治80+的同学交流,他们的普遍特点就是都把教材(精讲精练)仔细看了几遍,精讲精练是知识点最全的教材,前期一定要认真看。

NO.3 11月份-12月份,分析题答题素材背诵+刷模拟题。

11月份高图老师会在公号或者喜马拉雅出50天带背计划,建议大家每天跟上进度。

这时候市面上的模拟卷就会上市了,建议能买到的都买来刷题,只做选择题部分。

关于政治的主观题,直接听高图老师的考前点睛班,3小时左右,会帮你汇总全年时政选择题热点,以及肖四大题的背诵逻辑,相当于高图老师带背,而且他会告诉你每道大题的重要程度,你会更好的分配政治分析题的背诵优先级。

记住,一定要先分析出答案的层次再去背诵!先记忆分析题的逻辑框架,再填充关键词,最后做到能够复述即可!

不要拿着肖四答案死记硬背!!!
不要拿着肖四答案死记硬背!!!
不要拿着肖四答案死记硬背!!!

首先,这样背记忆效果不是很好;其次,全国大部分考生都在背肖4,千篇一律的答案得分不会很高;最后,万一今年肖老没有压到某道题,背答案就很惨。所以大家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答题思路,整理出每道题的逻辑框架,高图老师的答案可以和高图老师的答案融合,答案最好有自己的阐释,不要全部套老师的答案,向阅卷老师展示你与其他考生的区分度,证明你是有自己的思考的。

3、考研数学

数学经验帖在此,请大家参考

2022 考研数学该怎么复习?4579 赞同 · 193 评论回答4610 赞同 · 195 评论回答4694 赞同 · 196 评论回答

六、考研心态调整

考研期间一定会有负面情绪。当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不要试图对抗,不要暗示自己这样不好,这样会让自己在已有的负面情绪上再加一层懊恼。建大家焦虑的时候,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东西解压(比如:出去散散步、吃点好吃的、约朋友谈心、回宿舍睡觉)。我当时每周五下午给自己放假,出校门吃点好吃的,然后再去操场听歌遛弯,或者约几个朋友围着学校跑5km。总之陷入负面情绪的时候尽量不要再陷入封闭状态,一个封闭的系统一般情况下混乱度更倾向于自发地增加,单凭自己的思想、精神、和心灵很难独立的走出负面情绪。

焦虑的主要原因包括:

1、过高的自我期待,扭曲了考研这件事。

研究生招生考试充其量算一个筛选考试,那就是说只要你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素养符合了招考院校的招考要求,那么大概率是可以上线并被录取的。这本就不是意见成败论的事情。当你的努力浇灌出来的专业素养和个人能力足够时,不想上也能考上;自己的水平没达到要求,再想上也考不上。

2、缺乏明确的复习规划,对每天的复习任务产生迷茫

衡量计划科学与否的标准是知道每一科目分阶段的deadline,清楚每一天需要学什么内容,避免在学习时间犹豫导致时间的损耗,这样的计划就是有价值的计划。

每周都要反思你的学习思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否存在问题?有没有陷入“假努力”的误区?当你不再用时间定义努力,用形式预测结果,靠表演感动自己,把起床时间作为衡量自己考研努力程度的标准,而是真正的扪心自问:我今天学到了什么?这些知识会运用了吗?错题都真正搞懂了吗?该背诵的内容实际记住了多少?保持这样警醒度的你,想不上岸都难。

3、复习太晚,时间没有留出足够冗余。

不要寄希望于自己创造每天13h+的学习记录,把学习任务分配到每天,以减轻身体和心态方面的压力。但是如果你现在刚大一大二,那么你很有先见之明!羡慕你,还有这么多时间可以支配。

考研是孤独者的修行,是一场从黑夜到黎明的奔跑,这条路上,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甚至看不见终点何处,有的只是千千万万和你一样的奔行者。

《山月记》:”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也许可以牵强地类比下,考研也是对自己雕琢的一个过程,我不怕雕琢时的痛苦与磨难,只怕雕琢之后,证实了自己是块瓦砾,而非美玉。

不过别管是瓦砾还是美玉,雕琢一番总能成器。

预祝桂冠加冕,期待顶峰相见!

现如今考研界也越来越卷了,2023即将突破500万大军。如果大一大二的时候就有考研或者读研的想法的话,也可以提前为考研或者读研做一些准备。

读研究生可以通过考研、保研和出国留学这三种途径实现。

一、考研

首先是考研,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

初试就是一场应试考试,既然是考试就会有考试技巧,也就会有考试范围和需要一定复习时间,战线不宜过长,总之,初试就是成绩为王。

复试考察的是综合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反应能力、专业知识水平等,大部分学校的考察都不会过于苛刻,一般对于初试成绩的排名影响不是太大,但是成绩排在最后几位的同学往往会面临被刷下的危险,复试存在很大风险。

1.初试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始:
(1)公共科目
公共科目一般是英语,政治。大一和大二的时候可以开始提升外语和政治基础知识。
绝大多数同学都需要考英语,英语正是一个需要时间来做提升的科目。比如可以背单词积累词汇量,学习基础的语法知识,还可以适当做一些阅读题保持语感。
(2)专业课
努力学好自己本科的专业课一定是有用的。扎实的专业课知识对考研专业课的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毕竟大部分同学选择跨考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

2.复试

虽然四六级没过,甚至挂科一般都不会影响你的考研初试成绩,但是复试的时候还是会有一定影响的,尤其是某些课题组的导师对外语的掌握能力要求很高,复试过后课题组还会有单独的面试。

尽量拥有一张漂亮的成绩单优势还是更大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6个方面来实现:

(1)通过四六级,并且尽量刷高分
四级基本上就是高中阶段的难度大部分学校在大一上学期就可以报考四级了,对于很多人来说过四级,难度并不是很大。
然而,通过六级的难度可能会稍微大一点,但是大一大二有两年时间,好好准备过六级并不会太吃力。

(2)多拿奖学金

奖学金可是硬实力的证明,不仅可以用于以后写简历的时候展现自己的实力,更是有实实在在的钱奖励学生,这就很值得心动了。

(3)考证

俗话说的好:技多不压身。无论哪个专业,都可以多考几个证。

如教师资格证、会计证、导游证等等,有些证书可能在短时间内是没用的,但是大学毕业后,说不定就能发挥作用,给自己带来大好处。

(4)考级

比如计算机二级,普通话二甲等,这些等级证书,算是提升自己的技能,而且这些技能在任何行业都能用得上的。

掌握这些技能对自己终生都是有益的,大学期间有足够的时间让你去充实和完善自己。

(5)参赛

除了奖学金,还有很多其他有分量的奖项。比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节能减排大赛,物理竞赛,英语竞赛等。获奖不是一件易事,但是参赛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磨砺,可以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自己努力拼搏的精神。

(6)积极参加科研项目

一般导师更喜欢有科研经历的学生,所以有机会一定要积极参与,哪怕是给老师们打杂,也可以去交流学习一下。在复试的时候,可以增大通过的机会。

二、保研

如果你所在学校和或者学院有保研资格,那么一定要去争取保研资格。
随着考研热度的不断上升,有一部分学生就把目光转向了保研,因为保研的难度相对考研来说低很多。
至于保研怎么准备,可以找一个自己本校保研成功的学长学姐,可以有偿或是请吃饭向他们请教,还得注意礼貌。

三、出国留学

如果有出国留学的打算就要早做打算,外语方面要趁早准备,还得提前去考语言等级考试,另外绩点也很重要,要多加留意。

四、总结

大学生活是美好的,它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在保证学习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多去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

走出寝室,多去参加一些社团活动;放下手机,多和身边的同学朋友交流交流。

希望同学们都享有一个美好的大学生活,加油!

本科普通二本,全程备考9个月,一战上岸985学校。

全文手码3.6w字!很长很干货,建议点赞+收藏,防止以后找不到了。

功利点说,应试这玩意儿不值得你投入4年的青春,1年就够了。考研不完全是时间战,还是消耗战、信息战、选择战,大一、大二不要过早消耗掉对考研的热情。但这一年应该是你心无旁骛、心中只有考研的1年。最终一个人考研是否上岸,选择>努力。大一、大二不建议直接投入到考研知识的复习,但却可以为考研做准备。总结来说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更了解考试,并且认识你自己。

这两年考研不同于往年了。一方面经济形势不乐观,之前可以被工作、出国吸纳的准毕业生都加入考研的队列,有不少是双减政策后失业的老师;另一方面,由此带来的二战考研人数也可能会大幅增加,而他们有了第一年的经验,非常清楚自己复习的薄弱项和目标。所以一战的同学,只能说你们面对的对手更强大,那么如果你想考名校,可以不需要复习具体的知识,但可以早点开始为考研做准备。

大一大二阶段,比复习更重要的是搞清楚你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包括招生名额、报考人数、复试分数线、拟录取名单、考试科目、复习参考书等问题),确定自己各科目复习方向、调整心态。

不知道如何选择目标学校,大家可以领取知乎的考研规划课(对大一大二同学完全免费)。根据专业老师的方法,初步确定1个你想起来就兴奋的目标院校和专业。不出意外,正确的目标会在本科间断持续督促你学习,而且一点也不会觉得累。

点击上面卡片,右下角选「免费参与」就好啦~

我思考了很长时间,如果能够把大批学校的录取数据、分数线、名额,统一给大家整理出来,那么学弟学妹在考研择校上就会更佳理智。但是这个工作量太大了,不过幸运的是,上面卡片中的资料有整理好的,省的咱们自己花时间搜集了。

加上助教后,他会给你发「考研院校资料包」,里面有很多学校的考研信息,一定要好好利用!

现阶段了解好考研常识信息,确定目标院校,把考研经常踩的坑都了然于心。你大三复习时就会比同龄人更有效率,上岸的概率就越大,离梦校就会越近。

一、答主情况

本科二本,一战上岸南京大学。大学时成绩不太好,上课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英语连挂2年。得知本学院有一位学长考上了南大,突然觉得很羡慕。我从小到大没对什么事情上心过,直到遇到考研才真正有了学习的驱动力,很清楚以我的基础根本没短时间上岸的机会,所以我正式备考时间是3月份。sad~此时我的英语、政治、专业课几乎还是高中基础。

当时辅导员知道我要考南大时,委婉劝说我悬崖勒马,这类层次的学校更倾向于招收本科优秀的学生,建议我换一个本省的一本更适合我。

我天真又坚定的说:上届不是有学长考上了吗?

辅导员抿了抿嘴,没再说话……

其实我也曾忧虑过一段时间,问了我本校考上去的学长,南大会不会歧视本科一般的考生?学长说考研是分配教育资源的选拔性考试,遵循的原则是择优录取,你所担心的「歧视」,在分配资源的人看来是「筛选」。虽然我没得到学长确定的答案,但后来我再也没问过类似的问题,本科已经无法改变,问这些问题也是杞人忧天。况且学长已经考上了,说明只要初试分数够,人家也不会难为我吧?

备考时我耳边会持续传来质疑的声音,来自同学、老师和网友。我不断给自己做心理暗示,优秀的学校一定更加公平,所以放心;一般的学校生源可能招不满,所以更放心。我只能关注自身能做的事情,即学习,珍惜机会,不应该因为焦虑而让时间流逝。

就像心理学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周围反对的声音越多,我对达成这个目标的决心就越强烈。我决定把这个目标埋在心里,连父母都不知道我要考研,因为不想宣扬之后没考上,更强化父母心里对我“学习不好“的刻板印象;但私心里更暗下决心,一定要偷摸考上,吓他们一跳,也是为自己正名。

直到初试成绩公布之后,他们才知道:哦,原来闺女这一年是在准备考研啊?

本文我想告诉大家,决定考研后,要面对什么。如果你有缘刷到这篇文章,记得点个赞哇,你的点赞就是我分享干货的最大动力。

二、考研报考学校

考研选择>努力!想必这句话大家已经听吐了吧?但你不会知道这四个字背后隐藏着多少被埋没的努力和汗水。每年考研成绩公布后,都能看到很多同学的分数可以被很多学校录取,但就因为报高了,导致高分没书读。

我印象很深的是当时跟我一起参加复试的女生,在复试中被淘汰。她毅然选择二战,第二年又进入复试,依然没有过。第三年选择考广东的某所985,考上了。我更加觉得,每个人都有优劣势,适合不同学校的风格,每个学校都有对学生的偏好,适合别人的学校,不一定适合我们。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过调查,确定“适合自己的院校“。

1、城市选择

根据经济发展、教育水平等差距,考研国家线分A区B区,A区国家线一般较B区国家线高十分 一区大都是教育强省,名校资源丰富,报考人数多,竞争激烈,二区相对竞争小一些。

同等水平的学校,热门报考城市的学校难度要大很多。特别是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和作为国家经济中心的上海。这两所城市报考人数多,不缺学生,所以判卷严格。在打分时,有些可给可不给的分数,阅卷老师大概率会选择不给,所以你可能会听说过北京、上海是“旱区”,就是这么来的。同样的一份试卷,在北京和上海阅卷,跟在东北、西南、西北地区阅卷的分数可能差距很大,后者大概率比北上得的分要高。如果你想报考北京or上海的学校,一定要谨慎(英语、政治公共课好的同学报这两个城市比较有优势)。

所以考研国家线也按照地区经济、教育发展水平等维度,又分成了A区和B区,分数线A区>B区。A区省市报考人数多,竞争激烈;而B区报考人数少,竞争压力相对小。在A区中,从历届考生的反馈来看,东北地区打分的宽松度要大点。

A区(共21省/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
B区(10省/区):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2、难度等级

考研学校会因为院校层次、专业实力、所在城市分为不同的难度等级。难度方面,原则上985>211>普通一本。但是由于学校地理位置的加持,北京、上海的一些普通一本的报考热度甚至比很多211还要大,竞争程度也回大。所以看学校的难度,要综合院校层次和所在城市。

我印象很深的是当时跟我一起参加复试的女生,在复试中被淘汰。她毅然选择二战,第二年又进入复试,依然没有过。第三年选择考广东的某所985,考上了。我更加觉得,每个人都有优劣势,适合不同学校的风格,每个学校都有对学生的偏好,适合别人的学校,不一定适合我们。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过调查,确定“适合自己的院校“。

3、招生人数

学校的研究生招生分为保送和统考,还有联合培养。大家查看报名人数的时候,应该去掉推免名额后再看统考的招生人数,如果统考名额只有个位数,不推荐大家报考,容错能力太小了。相反,索然某个学校报考人数挺多,但是招生人数也有几十个,这种容错能力就会大一些,上岸的概率也会高一些。

对于考研这种应试考试,考上是第一要务。而招生名额直接决定专业竞争程度,考研报名和买股票很像,遵循的是「追涨杀跌」,如果某年大家一窝蜂报考一个学校,会瞬间将这所学校的复试线推向历史最高点。而遭遇报考遇冷的学校,那年的复试线可能只划到国家线。报考的时候要多关注前一年分数线涨幅大的学校,今年大概率会回落。所以择校是一门技术活(前面给大家放的择校课程一定要认真去琢磨,怕有同学找不到,再放最后一遍吧,后文不会出现啦,赶快领哦~)。

二、新手考研小白需要避开哪些坑?

1、从就业角度看考研

如果你以后想入职企业、或者做小初高老师,学硕和专硕没有区别。你去参加校招时也没有招聘单位会问你是学术硕士还是专业硕士。如果你想考公务员、事业编,学校层次没有太大要求,所以可以不用执念名校,这样上岸的概率会很大(并不是所有学校都在卷),复习压力会小很多;但如果你想留在高校当老师,留在大学是很难的,现在最低要求就是读博,而且很看学校层次和名气。希望选择将来做老师的同学内心一定要保持纯粹。

2、自命题专业课和统考专业课

自命题就是你报考的学校单独出题、阅卷,每个学校考的内容都不一样,比如新传、会计学、马哲等;自命题专业课学校会指定参考书,但说实话,很少有学校会真的以参考书为参照来打分的,特别是你想报考文史哲专业,参考资料一定不要仅仅局限在指定参考书,你还要做一些复习拓展,如论文、学术期刊。

统考专业课就是教育部统一出题、阅卷,无论报考什么学校,考试内容都一样,很典型的专业就是法律硕士、管理类联考硕士,以及部分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学专业等。这些专业要把大纲知识反复看,并且不断刷真题。

3、关于参考资料的储备:

  • 历年真题(本校+其他学校)
  • 报考院校指定参考书
  • 专业领域大牛的论文
  • 一些特别重要的专著
  • 熟悉本科教材基础知识、理论

4、本科期间一定要大量阅读论文(特别是学科带头人论文)

看完基础书后,专业课复习重点是你所报考学校代表性学者的论文,专业课考试命题人大多为该学院代表性学者,在一个老师的出题过程中,他题目的来源大概率来自于近两年写的论文,因为一个人活在世界上,知识的由来大部分来源于他最近关注的事物,在一个老师出题的过程中,它能想到的就是他最近的几篇论文。

如果你把知网上查到的学科带头人论文开始倒推,你就会发现真题和这些论文的关联性。所以论文非常重要,导师出题无非就是依据的是自己的论文,或是学院其他学科带头人的论文来出题。(特别是人文社科类专业,其他专业应该也有借鉴)

论文一定要大量的看,读报考学校代表性学者的论文,另外也要重点关注学科的热点事件,比如知名期刊上面讨论的热点问题,这些论文出现在显赫的期刊上,尤其是专栏的期刊就会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毫无疑问,这些问题考到的概率相对于其他知识点肯定是要大一些的。

在有参考资料储备的基础上,才能根据你要考的学校的真题的特点,以及倾向使用作为评分的参考书资料来看你到底怎么回答问题。

5、学习准备

这里介绍下备考中好用的学习工具

(1)番茄TO DO

这个app帮我克服了手机依赖症,提升复习专注度和效率。我设置的是上午学满4个循环(学习55分钟,休息5分钟),下午学满4个循环(同上),晚上学满2个循环。每天大概10个小时,晚上有55分钟的自由学习时间,可以用来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个人认为回顾比学新的更重要)

休息的5分钟一定不能玩手机,手机不仅不可以休息,还会消耗你的注意力!可以起来上厕所或者接水,这样效率才会高。

(2)ipad

我用iPad主要干两件事:看网课+PDF资料(这样省去打印的时间和钱)。偶尔记笔记,感觉没有纸质的好用,当然不排除有人就喜欢iPad写字的手感,但是在屏幕上写字好响,像是小鸡啄米,在自习室都不敢写字。如果你对书写要求很高的话,建议配一个类纸膜配裸笔,写字手感接近纸,但就要牺牲掉视觉效果…..想要视觉效果好就用钢化膜+笔尖套(但屏幕反光笔变粗了),笔和膜的搭配是影响书写关键,各有优劣。【笔我用的是100多的平替版,流畅度和手感都不错,就是电量感觉小点】

总结iPad在考研方面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看电子书、PDF资料不用打印。考研期间各种资料太多了,而且并不是所有资料都值得打印,这时候会感觉ipad还是很香的,从网盘下载后直接导入notability记笔记。
  • 苹果设备之间可以用Airdrop互传资料,速度很快,几个G的视频只需要一会会儿,而且不需要流量。
  • 寝室熄灯后也可以学习(不推荐毁眼睛)。
  • 非常轻便,资料可以分类整理,出门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不需要带那么多复习资料
  • 搭配键盘、鼠标可以做笔记,推荐几款做笔记的软件:

思维导图:XMind、iThoughts
记笔记:幕布、Gitmind、notability、Good notes5、MarginNote
看网课:百度网盘、Bi 哩哔哩、中国大学慕课

(3)各种答题卡

每年都会有同学政治35题写错位置,或者英语大作文空间不够了,原因就是备考期间没有喜欢用答题卡模拟,深知有同学考前一次也没有用过。之前询问过一个成绩非常出色的学姐,她说备考时仔细测量过试卷答题区的空间,以及自己字体和写字速度,判断出自己的行间距、字间距多少最美观。试卷整洁度的重要性我不用多说,字迹潦草和卷面整洁的分数截然不同,所以卷面的分一定要拿到。

答题卡我会分享给大家,有需要可以留言(每天晚上会统一回复),希望大家现在就适应用答题卡~(A3打印,可以一次多打印一些当草稿纸也行)。

三、学习篇

1、本科成绩

敲黑板:不求名列前茅,但底线是不要挂科,得不偿失。

如果你像我一样,大一就喜提挂科勋章一枚,那也不要慌,如有挂科尽快补考通过。

坊间一直流传着几句话:没有挂科的大学是不完整的,没有恋爱的大学是不完整的,没有翘课的大学是不完整的…..可是我们不需要挂科这种「完整」。

我挂过三科,主要原因是翘课,我当时实在不想浪费时间在我认为没用的课上。但我从翘课中获得的那一点“收益”,远远无法弥补因为挂科付出的代价。

  • 首先,担惊受怕。这种感觉体现在怕对考研有影响,更体现在拿着标记“补考”的成绩单去复试前。虽然最后上岸了,但是那种担心还是的;
  • 其次,错失了很多机会,比如奖助学金、转专业机会,如果后面想保研,有挂科记录那可能就无缘了。最重要的是为了弥补挂科所付出的时间,书还是要背,题还是要做,自己单独重来一遍真的很消耗时间。

所以,不要挂科,不挂科的大学才是轻松的,学校有保研资格就尽量保研,如有可能,也试着体会一下拿国家奖学金的喜悦吧!本科每年8000元,硕士生每年2W,博士生每年3W!羡慕的很呐!

2、证书和技能

拿出纸笔,大体捋一捋本科期间需要拿到的证书。有些重要的证书尽量早点拿到,这样你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准备考研。

四六级证书:重要,本科阶段的英语水平,四六级成绩还是很有认可度的,所以在考研之前尽量把六级通过。不只是笔试,口语也尽量去考,emmm……虽然练习听力和口语比较枯燥。但如果你决定考研,考研复试中大概率会有英语口语测试,现在学的在未来都会用得到。

计算机二级:这个证书的含金量不如四六级高,但是不代表没用。学会office不只是说说而已,它能大大提升你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小到日常presentation、个人简历的制作,大到学术论文排版,都离不开office。面对一些研究数据或者处理调查问卷,你的小伙伴复制粘贴半天,而你用一个函数就能搞定时,那种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先见之明,能为你节省很多学习的时间。

教师资格证:如有余力可以考1-2门教资,笔试一般包括三门,《教育知识与能力》(难)、《学科》(中)、《综合素质》(易),第一轮先过基础知识,第二轮揣摩真题背考点,第三轮加强考试模拟。期间也可以找一些视频课辅助,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备考时间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普通话证书:这个比较容易通过,普通话证书对于播音主持这种特殊专业是必备的,此外如果你想要报考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的水平要达到一定等级,在教师资格证认定申请阶段需要提供普通话等级证书。

3、学术素养

决定了考研后,请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学术素养,它不仅对本科专业学习、毕业论文写作有帮助,而且对考研专业课的学习和答题也有无形助力。而且有的学校已经开始要求,研究生复试前要提交学术成果给学院,比如苏州大学就规定:复试前须将自我评价、个人陈述、学习成绩、科研成果、获奖证书以及能证明自己学术水平的相关材料提交到各基层研究生招生单位

所以本科期间如果能加入老师的课题组,可以帮助老师做一些整理资料、查阅文献、做基础实验、整理数据等工作。如果有机会发表论文,最好积极发表。

培养学术素养的第一步就是:阅读文献。你可以通过知网、谷歌学术、读秀或图书馆资源查阅相关论文。重要要关注:

  • 论文摘要。摘要是一篇论文的精华,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结果,还可能会涉及到论文意义。
  • 论文的起承转合、行文逻辑。一般都会包括几个部分:研究背景和缘起、提出的问题、问题解决策略等。
  • 研究方法。掌握本专业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考研复试可能会被问到。
  • 研究内容。学习这些论文是如何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写大标题和小标题的,这种写作方法可以用于你考研专业课答案中,会大大提升答案的学术可读性。
  • 研究结论。一些新颖、有理有据的结论可以记下来。

4、英语能力

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如果你想考名校,英语请按照80+分给我卷!!!

跨专业、考名校、心态间歇性崩盘的3类考生要给自己留出充足的时间,特别是英语这种全靠日积月累,无法短时间突击的科目。不要沉迷于3-6个月上清北复交武浙南,20天背完单词这种经历,我告诉你90%不可能,剩下10%要么是学习开窍很快,要么本科期间有一定基础。这两年公共课的重要性越来越高,特别是你考的学校或者地区专业课压分,那么公共课在关键时刻能救你一命。

可以从大一就开始背单词,不仅可以为考研打基础,也可以为四六级做准备。背单词要注意:

  •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考研重点词汇快速过3轮,可以用《考研词汇闪过》
  • 背单词不要死磕,不要求拼写,只需要识记中文意思即可。
  • 容易走神就使用三大件,一本单词书、一张A4纸、一只笔,边写边读边背

同时,如果不知道用什么阅读材料,推荐大家看考研英语的文章,里面讨论的事情都很有意思,而且这个把这里面的文章全部搞懂,你的英语过四六级是不在话下的。而且可以为你大三复习专业课节省很多的时间。

英语真题资料建议用真题书《考研真相》

考英语一 : 使用英语一2003年-2022年的真题

考英语二 : 使用英语一2011-2022年真题+英语二2010年-2022年的真题。如果你是考英语二,可以把英语二最近3-5年的题目留出来供11月-12月冲刺阶段做模拟。

此书优点:左文右题,视觉效果好,使用方便。除20年的真题除外,还有本“逐词逐句精讲册”,真题中的阅读一词一句精讲翻译,重点单词也有注释,很适合基础薄弱的同学使用。答案解析也很详细,每一类题型都给出了对应的模板,还有近20年考研真题讲解阅读视频。英语一英语二同名,都叫《考研真相》,考研时图书馆几乎人手一本。

四、生活篇

1、培养学习习惯

养成一个好习惯的核心是:和拖延对抗到底!

学习如果想要进入正向循环,就必须留出固定的闲暇时间,这个时间可以用来阅读、运动、逛街或者随便什么都可以。

我个人的习惯是,如果没课的情况下,下午6点前必须要完成今天最重要的学习任务。6点后的时间由我自行安排,为了给自己留出充分的闲暇时光,我不得不指定每日计划指导行动,即:今天这几项任务,分别要在什么时间前完成,每完成一项,用红笔在本子划去,成就感会满格的。

如果一个月后有重要考试,或者要上交论文,就要把大目标分解成每天的任务,由自己严格执行每日进度。

通过一次次学习时间,你越来越清楚自己一天能完成多少事,制定计划也会越来越合理,不会为了今天那一项任务没完成而受挫。

2、养成时间观念

时间对每个人都宝贵,所以尽早认识到那些事情可以给你的时间带来超额回报。尽管大多数人觉得他们是在追求能让自己快乐的东西(游戏、拖延、逃课、金钱等),但这些只能带来小的满足,远远无法与进步能给大多数人带去的长期的满足感相比。对所有人来说重要的是进化,而不是回报本身。

这意味着对大多数人而言,考研就是以尽可能高效的方式拼搏和进化,通过改变自己,改变圈层和环境。

所以作为一个准考研er,一定要养成指定计划,管理进度的习惯,把它们写下来,变成能够具像化的东西,并给出deadline,“逼迫”自己也要完成,直到习惯这种节奏。此外,想要增加时间的宽度,一定要捡起你的碎片化时间,比如等饭的时候,拿出手机看书或者背单词;跑步时可以带着耳机听一下英语(或英文歌);每天晚上睡觉前,回忆一下你今天学过的知识,这甚至比第二天早上背的效果都要好。

3、生活习惯

在生活习惯方面,最重要的是:早睡早起、保持运动习惯、坚持健康饮食。

身体是学习和生活的本钱,应该放在第一的位置。

早睡早起最直观的心理感受,好像一天的时光延长了,早上起来后做了这么多事情,居然还没到11点,瞬间觉得自己好棒,就会有动力去做更多的事情,这样一天就进入了正向循环中。

保持运动、健康饮食可以提升人的精力、专注度和意志力,还可以保持好皮肤、好身材哦,一周运动3-4次为佳,运动真的是最好的护肤品。

4、心态养成

高中时大多数人习惯成群结队,一个人去吃饭时会很想哭,觉得自己形单影只,凄凄惨惨戚戚,刚上大学的时候很多人会延续高中的感受,变得对孤独很敏感。决定考研后,要试着习惯孤独并利用孤独时光思考问题。习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跑步、一个人自习,知道孤独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能过于依赖他人,更不要随波逐流。

除了习惯孤独之外,要学会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自我实现的生命预言。武志红说:“一个人常说的那些话,可能会成为他自己的生命预言。因为人是非常自恋的动物,一旦你说了一句话,你就会爱上自己的这个说话,而为了证明“我说的”这句话是对的,你会把事情朝这个方向去推动”。所以要养成积极的心态,对自己多用正向鼓励,并感谢那些鼓励你、相信你的人。一定要让积极的想法贯穿整个备考过程,即使令人绝望的事情已经发生,也要避免走进消极心态的死胡同。

总之如果你要成为准考研er,从大一开始,随波逐流、萎靡不振的苗头一经发现,就要消灭在萌芽之中。用每一天的努力,为考研筑起“护城河”。

五、考研小白必须知道的基本常识(必存)

既然我们克制了欲望,付出了时间,放弃了其他机会选择考研这条路,就要拼尽全力成功上岸!考研是一场信息战,给大家汇总考研常识。

1、重点保存:考研重要的时间节点

考研时间节点看起来很乱,但是最最最重要的只有下面这几个!我这里以2022年考研为例。

  • 考研大纲公布:每年9月
  • 考研咨询周:每年9月22号-9月26号
  • 网上预报名:9月24日-27日,每天9:00-22:00
  • 考研正式报名:10月5号-25号,每天9:00-22:00
  • 现场确认:具体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本地区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 准考证下载:12月18日-12月27日,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研招网”自行打印。
  • 初试时间:每年12月靠近圣诞节的周六日两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 上午,政治/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 下午,外国语
    • 上午,业务课一
    • 下午,业务课二
  • 初试分数公布:2月中下旬可以登录相关网站查分。
  • 国家线公布:3月中旬(去年是3月12日)
  • 调剂系统开通:3中下旬(去年是3月22日-4月30日)
  • 复试时间:国家线公布后,各所学校相继安排复试,在调剂系统关闭前都可复试,由学校自己决定复试时间。考34所的学校同学可能提前复试。复试时间:34所优先复试,在调剂系统关闭前都可复试,由学校自己决定复试时间。

2、考研考什么?

从分值上来讲,考研初试可以分为总分300分的专业,和总分500分的专业;

总分300分的专业有7个,分别是:会计专硕(MPACC)、工商管理(MBA),工程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审计、图书情报。

注意⚠️:这七个专业的考试科目就2门——外国语199管理类管理联考综合能力。不会单独考数学,但是在专业课中有75分左右的数学知识,初试不考政治(政治会在复试考察)。

总分500分的专业,又可以分为两类:

  • 第一类:考数学的专业。主要是经济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类。
  • 第二类:不考数学的专业。主要是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医学、军事学、艺术学。不考数学的专业大概有:新闻传播类、文学类、法硕、教育学类、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等。这篇文章给大家统计了所有大多数不考数学的专业,大家可以快速瞟一眼:考研不用考数学而且就业好的专业?

考研科目当中,主要是考公共课和专业课。

公共课都是国家统一命题,分别有:英语、政治、数学

(1)考研英语:100分,多数专业必考科目,英语一的难度大于英语二。

考研英语题型、分值分布

英语资料不需要买太多,我全程利用率最高的只有两个资料,真题+单词书,其他的都没怎么看。真题我用的是《考研真相》,单词书用《考研词汇闪过》,后面英语部分会详细讲到使用方法。

(2)考研政治:100分, 多数专业必考科目,考试内容就是你本科期间学的那4本书,分别是: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考试占比24分。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中特),考试占比30分。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史纲),考试占比14分。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修法基),考试占比16分。
  •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时政),考试占比16分。

(3)考研数学:

数学试卷分为 3 种,其中针对工学门类的为数学(一)、数学(二),针对经济学和管理学门类的为数学(三)。工学门类中对数学要求高的专业使用数学(一)。

考研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其中考察比例如下图所示:

(4)考研专业课:

专业课命题分为2种:

  • 全国统一命题科目: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法硕联考综合(法学)、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以上专业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大家可自行去书店或网络寻购参考资料,考试大纲内有往年试题和参考解答。
  • 报考院校自主命题专业课:除上述专业之外,大部分专业的专业课是每个学校自主命题,也就是虽然你们报考同一专业,但是因为报考学校的不同,考的内容也不同。自命题科目的命题工作由学校自行组织,具体内容参照学校官网。如暨南大学,每年都会第一时间公布专业课考试大纲,大家可以到目标院校的官网上面自行下载。但是有些学校也不会公布大纲,那么你只能按照上届考生的复习经验,自主安排复习。

如果你报考全国统一命题的专业,如法硕、计算机,那么专业课会有统一的大纲,大多数高校专业课用的都是统考试题,考的内容是一样的,择校就比较简单。

如果你报考的是专业是学校自主命题,那么一定要知道各个学校的专业课出题风格。因为同样一个学生,面对两个学校出的试题,会有截然不同的分数,所以一定要看你适合哪所学校的专业课风格。

3、高考和考研有什么不同。

  • 报考:高考是先考试,出分后再填志愿;而考研在初试之前就必须选择(1个)目标院校,你的初试成绩和排名直接决定你能否参加复试。
  • 命题:高考是国家或者省份统一命题,一个地区的所有考生用同一份试题,评分标准也是一样的。考研呢,只有统考科是全国统一的,专业课一般是高校独立命题。

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西医综合、中医综合等。

  • 录取标准:高考的录取标准就是高考成绩,只考一次;但是考研是分为初试和复试的,初试成绩决定你能否进入复试,初试和复试的总和成绩决定你能否被最终录取。
  • 考试时间:高考是6月份,考研是12月份。
  • 地域限制:考研打破了区域限制。比如说在高考阶段,大部分学校给本地考生较多招生比例的倾斜,但是考研是没有的,不管你来自北京上海,还是来自黑龙江海南,拼的就是三大块:目标院校、初试成绩、复试表现。

4、考研专业怎么选?

我们看了第2点「考研到底考什么之后」,其实就可以利用考试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喜好”筛选专业了。选专业前,首先问自己3个问题:

(1)第一个问题:要不要考数学?

  • 数学好:选择经济学、管理学、农学、理学、工学类专业。这一类专业,毕业后薪资高,待遇好。数学大佬们,请考吧!如果考数学可以参考这个答案进行规划:zhihu.com/answer/172069
  • 数学差:请选择文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哲学类。比如我,我认为自己高考没考太理想的原因是我数学实在学不会啊!我敢保证我再复读2年我也是学不太好的。但是考研不一样啊,考研我可以选择不考数学的专业啊,哇咔咔。

具体这些大类下可以考什么专业,请戳研招网网址,查询硕士专业目录,选择大类后,你能搜出所有开设这些专业的学校,并可以直接查询到这些学校的相关专业的拟招生人数,和考试科目。(是不是很节省时间)。研招网硕士专业目录直达:硕士专业目录_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2)第二个问题:要不要考政治?

  • 能考:除7个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
  • 不考:只有7个专业初试不涉及考研政治,分别是会计专硕(MPACC)、工商管理(MBA),工程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审计、图书情报。

(这里大家要看清楚,管理类联考不单独考数学不等于管理学类不考数学,大家具体复习的时候一定要看招生简章)

(3)第三个问题:英语怎么样?

考研所有的专业都要考外语,这里只能看你向报考的专业是不是强需要英语的学科,具体表现为:

  • 报考的专业有没有语言的要求:多数招生单位的翻译硕士的初试科目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11翻译硕士英语③357英语翻译基础 ④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而不是传统的英语一或英语二。如果英语基础不是很好,建议避开这类专业。
  • 报考的专业是不是强需要英语的学科:比如复试时英语口语占比较大,如果考生英语口语不是很好,在复试时就会比较吃力。
  • 报考专业考英语一,还是英语二:通常英语一的难度比英语二稍微高一些,所以也可以通过招生简章看自己想报考的专业考察英语几,大多数情况下,学硕会考英语一,专硕会考英语二。

4、学硕&专硕&非全日制怎么选?

  • 培养方式不同:学硕偏理论研究,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专硕偏实际应用,重视实习和就业,对于学术论文的要求没有像学硕那么高。专硕第一年大概率会把所有的课程全部上完,第二年就去实习了;非全一般是定向培养,定向就业,也就是入学前要工作单位出具一份同意入学证明给学校,毕业后还是要继续在原单位工作。但目前大部分招收非全的专业上线人数不足,所以学校会从报考全日制的考生中像非全调剂,这就会有一些应届生调剂非全,所以不同的学校也会针对这批应届生有不同的政策,比如有的学校给应届非全提供宿舍、三方等。
  • 学制学费不同:学硕一般是3年制,学费在8000左右;专硕2年-3年制,学费一般高于学硕,在10000-40000不等,而非全学费贵很多,20000-100000不等。
  • 入学难度不同:入学难度取决于学校、专业和地域。相对专硕/非全来说,学硕推免比重大,所以招生人数较少。一些名校热门专业录取比例甚至为70:1,而一些学校的冷门专业却招不满。
  • 毕业条件不同:学硕一般要发研究型论文;而专硕大概率不需要,学硕毕业以论文为主,要求较高的学术性,专硕和非全毕业作品选择较灵活,可以选择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 读博深造不同:从升学来看,三种都可以读博,学硕可以在研二申请转博,但是专硕和非全必须在拿到学位证后考博。现在大部分高校考博采用“申请考核制”,可能较难获得考试资格,所以如果你打算升学,尽量选择学硕。如果调剂去了专硕/非全,那么在硕士期间努力发表学术论文以证明自身学术能力。如果你不打算考博,学硕和专硕都可以。
  • 就业认可度不同:专硕和学硕目前就业认可度一样,非全目前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年初教育部也发了文件要求企事业单位平等对待非全就业,不得设立与报考岗位无关的限制条件,总体上是一个利好消息。不过据我了解,大部分的企业单位不是很在意,入职前只要能在学信网查到学籍证明即可,但是事业单位会有一些报考限制。

简单来说,如果今后想就业,就考专硕;如果你想读博、搞学术或者成为大学老师,就考学硕。如果你即想赚钱,又想读书,你可以考虑非全日制。

对于非全日制需要知道的是,非全就是在职硕士,2017年纳入全国统考。如果将来有机会调剂到非全,请务必询问学校几个问题:是否提供宿舍?是否可以跟全日制一起上课/修学分?毕业是否提供报到证/三方?最后一个问题关系到能否参加校招,如果提供的话可以选择。

5、一图看懂考研最重要4条线:国家线、学校线、学院线、录取线

直接做个图吧!更直观一点!

6、考研需要获取的核心信息

【第一部分:如何获取考研信息?】

在复习之前,各位一定要找对方向,如果还没有搞清楚方向就闷头复习,就会走很多的弯路。第一部分我给大家详细讲了专硕、学硕、非全日制硕士的区别,请大家优先确定自己考专硕还是学硕,并且确定下来就不要轻易变了。对于考研相关信息的查找,我给大家列出一些很好用的渠道:

(1)研招网:yz.chsi.com.cn/

研招网是官方制定的研究生报名/调剂唯一网站,我建议大家充分利用研招网,在里面你可以按照地区、学校、专业、学习方式等不同的维度搜索报考的地区、学校或专业。

  • 【研招网-院校库】可查询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和考试要求、网报公告、调剂办法等信息。
  • 【研招网-专业库】可按照专业查询开设学校,专业库中查看某院校某专业“考试范围”,可以查看考试科目和招生人数等信息。

(2)学校/学院官网

你在研招网选择好大概的目标院校后,就需要更详细的查阅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简章,主要记录以下关键信息:

该专业的招生人数考试科目(注意部分院校艺术专硕外语科目为英语一)、近三年目标专业报录比专业课参考书目学制学费、其他特殊要求(是否只招应届毕业生?注重四六级的要求成绩?能否跨考?是否接受同等学力?学硕是否有发表论文要求?)

(3)善用搜索工具

除了研招网和学校官网这两个渠道之外,比如查不到的信息(比如学校拟录取名单会在公示30天后删除,官网就查不到了),大家可以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搜索,搜索关键词为:XX大学XX专业XX年拟录取名单,多留心找找,一般都能找到别人转载的内容。

【第二部分:获取什么信息?】

我把一些考研的基本常识更新在这篇文章,此篇回答不做赘述:林月半:考研必备常识,建议收藏!

接下来说一下非常非常重要的信息!!无论通过什么渠道,你关注的核心信息是:

A、历年报录比:确定竞争强度,注意报录比无法直接反映院校难度,只能作为参考。为了节省大家时间,学姐会持续分析相关院校考研情况,大家有需要可以关注这个专栏:【考研择校】考研学校详细分析

B、上届复试名单与拟录取名单:通过对比名单可以知道最终的录取人数、复试淘汰比等信息。
注意:很多同学可能遇到找不到名单,是因为很多学校仅仅公布15天,过期撤回。所以如果你钟情于某几所学校,你可以在21届考完后的名单公布期间进行下载,避免以后找不到。

C、是否有外校调剂生源:通过拟录取名单专业代码判断,在此不做赘述,如果想看详细内容,可以看我关于调剂的回答,林月半:考研初试发挥不理想,如何调剂到不错的学校?

D、专业课与公共课的平均分:可以根据录取学生的分数段情况确定自己的目标分数。

E、指定(或推荐)参考书:根据以上因素,选出1所或几所适合自己的学校,然后进行专业课参考书的收集。有些学校(如东南大学)会详细给出每个专业的指定参考书;但是部分学校专业(如南京大学新传)不给出制定参考书,如果学校没有指定参考书,大家可以搜集考上的学长学姐的经验贴,参考经验贴推荐的参考书,或和已经在读的学长学姐进行交流,最终整理出自己的专业课书。

F、历年专业课真题:重点看自己是否适合该学校出题风格(有的学校保守,有的开放),拿到历年真题一定要充分利用!相信我,这是最好的专业课风向标,把握好真题并用它来指导实践,保证你的专业课不会低于110分。如何找历年真题请参考回答:林月半:如何找考研专业课真题,方法都在这儿了

我重点说一下真题需要关注的重点:择校时研究真题时主要关注目标院校出题偏好,题目来源于参考书还是比较灵活。复习期间研究真题主要关注的点是:

  • 1. 哪些知识是反复出现?它来源于哪本书?
  • 2. 从简答/论述题目的内容来分析它是来源于社会热点事件、学界热点、业界热点来揣摩学校的出题偏好。
  • 3. 历年真题中,有没有考过本校老师的论文观点或议题?来大体推测今年可能的出题者。
  • 4. 了解概率大的出题者的经历,包括研究领域、历年论文、师从关系,也要将他老师的论文读完并进行总结。

六、考研各科复习经验

1、考研政治复习方法

政治80,但这两年不能纯靠背拿分了,肖老师也可能有压不中的情况。我的政治复习的晚,但是我强烈建议23的同学早点开始,后期尽可能为专业课留出充足的复习时间,复习早的话,政治可以作为专业课学累了的调剂。

(1)整体安排:

(2)具体安排:

第一轮最重要的是框架+理解,尤其是马原部分,需要花时间去理解(后期突击很难)。根据肖老师的观点:

马原:哲学第2、3章,政治经济学第5章偏重理解,耗时较多;科学社会主义只命一道记忆性选择题,可简单浏览,通过做题巩固。
中特+史纲:结合史纲一起复习,掌握keywords,会议时间线都要整理清楚,这样减少你的重复耗时,梳理出逻辑节约占用脑容量。
思修:比较好复习,都是记忆性的内容,而且keywords不多。

我喜欢整理笔记,主要是帽子题、时间线和易混淆知识点整理。整理对做选择题很有用,在选择题上面,命题人喜欢用易混淆知识点相互出干扰项,而且把同类知识放在一起记忆效果会更好一些

土地政策时间线

十月份就会出各类背诵笔记,高图和高图都有背诵手册任选其一,相当于精讲精练的知识点提取,平时多多翻阅,特别是keywords,需要反复观看记忆,很容易忘。

11月各个老师的模拟卷会上市,建议每天一套保持手感,上文中提到的模拟卷都可以入手,只做选择题就可以,我的得分大概肖四、肖八40+。模拟题一定要认真订正,不要对得分过于敏感,找到自己的薄弱知识点最重要。

对于5道主观题,一定要先理解答案的层次,再去背诵。

我建议比对不同老师的模拟题,找到设问相同的题目,把两个老师的答案进行融合。同时,你要自己动脑给答案分层次,自己整理的答案记的牢固,不太建议使用别人整理特别是演绎出来的逻辑,与自己的大脑不适配就是浪费时间。

先整理出记忆框架,最后做到能够复述。高图老师在考前两周会出点睛班,这个班非常重要!会对肖4的主观题做重要性的排序(这就意味着有的题不用重点背),每一道大题都会讲记忆逻辑,听肖大大的带背难道不香吗?

同时,点睛班还会梳理全年时政要点以及可考性,选择题的重点肖大大会整理出来,重点加黑突出,考前这个班一定要听!

2、考研英语复习方法

国内英语类应试路子很像,无非就是五方面:听听力、背单词、做阅读、英译汉、写作文。考研英语依然逃不出这些个题型,但考研英语没有听力题型,它考察的能力只有两个部分:能读、会写。

考研英语82,全程只用两个资料:真题(刷2遍)+单词书。相对于专业课买那么多资料,英语复习并没有投入多少金钱,它只需要你花时间就能搞定,而且英语这门科目很体现你的努力,幸运因素占比很低。不会出现专业课那种哼哧哼哧背半天,结果没考到这个知识点就拿不到分的情况。

复习之前,你要明白几个事情:

  • 得阅读者得天下。100分的卷子,阅读占比分60分(传统阅读40、完形10、新题型10),如果传统阅读能拿到36分,其他题型你就算只拿个平均分,也能上70分。
  • 攻克阅读的核心有三个:单词、速度和技巧。单词是阅读的基础,速度是阅读的保证,技巧是重要法宝,三者缺一不可。英语学习有四大能力:听、说、读、写。本质上你只需要做到能「读」就OK,而这里面最关键的是单词,有一定词汇量才能考虑做题技巧
  • 长难句是阅读和翻译的基础。所以你还是要学学语法,虽然它不能直接体现成分数,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语法和单词相当于英语中的两把刀。我用的英语真题是《考研真相》,每一篇真题都有详细的长难句解析,很方便。
  • 作文准备写作框架和语料库可以短时间内搞定。

围绕上述核心,我们可以制定一个科学的学习计划,下面分为单词、真题阅读、作文,操作方式讲的比较详细,可以直接通过目录定位到你想看的Part。

(1)背单词打底

从今天开始,给自己一个月的时间来背单词。单词量100个左右,这样30天下来你就能掌握3000个核心单词。你要在30天内滚动背完3轮,每天2小时(背新词+复习旧词)。下面详细介绍我的方法,很好用。

首先,你需要准备背单词三大件:

  • 单词书一本
  • A4纸若干张
  • 黑红蓝笔各一支

背单词看起来好像不需要动脑,只需要傻背、坚持背。但是你别忘了,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致命bug

  • 背的慢,耗时长
  • 遗忘速度快
  • 单词记得住,放在语境中记忆模糊

我试验了几种方法之后,还真让我找到了「过程不痛苦,效果反馈超好」的方法。

step1:快速背完考研大纲词汇

1、计划!计划!计划!规定每日词汇量

  •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考研重点词汇快速过3轮
  • 背单词不要死磕,不要求拼写,只需要识记中文意思即可。
  • 容易走神就使用三大件,一本单词书、一张A4纸、一只笔,边写边读边背

具体背几轮,每个人情况不同。我的情况:背了3轮+2轮薄弱词巩固。比如去掉简单词,我计算需要背3800个考研单词,所以我每天要背诵126个单词,我的目标是一个月背完3轮,背新词+复习旧词(每天耗时控制在120min内)。实践证明,单词必须背到3轮以上才有效,不然很快就忘记。

2、迅速!迅速!迅速!建立单词影像和中文意思的对应

考研英语除了大作文(20分)和小作文(10分)需要你拼写常用单词之外,另外70分都不要求你拼写。所以从考研的角度,你不需要将主要精力放在拼写上面,你只需在大脑中建立起「单词影像」和「中文意思」的对应,快速反映单词意思即可

学习成果视觉化会让我觉得有成就感,所以我喜欢用A4纸背单词,边写边读边背,每张纸写上日期。复盘的时候我就知道每天学了那些东西,这是看得见的学习成果。类似的,我也比较喜欢做计划、写真题用红笔批改。

A4纸背单词,超方便,超好用!

大体把记忆模糊的核心词边写边背一遍,复习两遍后,我会重新在单词书上快速过单词,这是一个检测过程,盖住中文意思会回忆,意思模糊的单词读三遍。

开心,这时候单词书上的大部分词汇都能迅速反应出中文意思。

Sad,发现还是有一部分词,反映中文意思耗时较久,或者反映不出来。

所以我发现背单词要适当换一下材料,当一个材料你用的很熟悉,往往发现不了哪里是薄弱点。而这些背完3遍还模糊的单词,就是我要进一步重点记忆的。我用绿色荧光笔重点标注出来,又在A4纸上重新抄了一遍,大概有4页。这次抄的单词性价比很高,都是记忆有漏洞的单词,背一个赚一个~

背完3遍后,重新在单词书上寻找记忆模糊的单词儿。

有同学问能否用手机背单词?

我认为能提高效率的工具都是可以的,但我的自制力不是那么强,手机对我是一个非常大的干扰因素,所以放弃了用手机背单词。

3、反复!反复!反复!用重复对抗遗忘

记忆本质上就是重复的过程,重复会“欺骗”大脑这个知识很重要。想要段时间内多次重复就要快速背。3个经验给到大家。

  • 建议单次背诵控制在60分钟内,第一轮单词控制在1个月内完成,平均每个单词7-10秒左右。
  • 睡前和醒后记忆力最佳,睡前没有后摄干扰,醒后没有前摄干扰,利用早上的时间集中学习,晚上临睡前躺在床上再看一遍,效果极佳。
  • 每次背单词集中注意力,先记住单词模样和主要意思,后续在真题中记忆常考意思。

step2:在语境中识记单词

前面讲了,单词本质上还是为看懂文章服务的。我们复习考研英语的目的还是应试,为了更好的达到这个目的,所以在背完第一轮单词之后一定要开始精翻历年真题了(如果你有精力,第一个月可以一边背单词一边翻译真题阅读,在阅读中去记单词,不过会稍微吃力一些,但是扛过第一个月就好了)

  1. 同一单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脱离语境背单词,后期会产生一个副作用:单词背了好几遍,阅读还是看不懂。比如说down这个单词在考研中最重要的意思是:“击倒”,而不是我们熟悉的“向下“;又比如2022年英语一的翻译,考的code这个词,常见意思是「准则」,但是这次考的意思是「密码」。这也跟考研英语热衷于考「熟词僻意」有关,如果只是在单词书上背单词,你背的那些意思反而会自动成为你阅读的干扰项,所以语境非常重要。
  2. 通过阅读材料,创造单词和语境的链接。在语境中反复印证核心词的用法和含义,大脑就会有更多的「线索」跟这些单词进行链接,所以千万不要等到单词书全部背完再去看文章,这两个应该是同时并行的。阅读材料非常重要,核心单词每出现一次,大脑对它的记忆就会强化一次,直到牢固。

昨天还有一位学弟跟我说,背了一遍单词,发现还是记不住啊。我认为第一遍留个印象就好了,不用强求记住。接下来要通过文章,在语境中一遍遍的加深对单词的记忆和理解,同时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巩固,等到考试之前,读文章已经很轻松了。

(2)考研英语阅读刷题原则

首先给大家资料的选择:英语真题资料建议用《考研真相》,真题至少刷2遍。

此书优点:左文右题,阅读体验极佳。解析详细、排版视觉效果较好,每句都有长难句拆解和中文翻译,不管基础如何都适用。

考英语一 : 使用英语一2001年-2022年的真题

考英语二 : 使用英语二2010年-2022年的真题.如果你是考英语二,可以把英语二最近3-5年的题目留出来供11月-12月冲刺阶段做模拟。也可以做英语一的题目练手(英语一难度大些,特别是翻译)

使用《考研真相》刷真题必须要做到:

  • 文章和题目中的每个生词、模糊词都要消灭。
  • 文章中每个长难句结构和含义必须都清晰。
  • 每道题目必须都清楚考题类型、对应的解题方法,标记在题目旁边(细节?主旨?推理?作者态度?)
  • 知道每个选项的对错原因,尤其是分析错误选项的“坑”出题人是怎么挖的。

要注意!!!背单词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读懂文章,读懂文章的目的是把题做对。但是我发现很多同学热衷于背单词,并把它当成了一项衡量自己是否努力的费时工作,做真题的结果是单词都认识,就是选不对,总结有这种情况的同学主要有以下思维:

(1)我认为对思维❌:完全以自己对选项的理解做判断,比如作者说某种物品很贵,你就认为作者肯定是不喜欢这种物品,但原文中作者从没说过。

(2)这里有坑思维❌:在容易词和原文重复词上不敢选择,认为这么明显一定有坑,觉得出题人在故意让你掉坑。

(3)真有道理思维❌:选项讲的是符合认知和客观事实的“有道理”选项,但与原文主旨没啥关系,但你孤立的看选项,觉得有道理就掉进坑了。比如选项是:持续学习很重要。好像很对,但问题是文章中没说,就不能选。

(3)考研英语中的逻辑路标题、作者态度词总结

要想读出考研阅读文章的逻辑,那么下面这些逻辑路标词必不可少。我做文章的时候,看到这些词汇就会用笔圈出来,作为长难句的分割很好用。偶尔一些单词不认识,用逻辑词也能推导出正确答案!大家先把这些词记住。

逻辑路标词(考研英语考过的路标词总结)

作者态度词总结

(4)考研英语阅读技巧(各题型总结)【重要】

(一)细节题——细节服从主旨

题型标志:what、how、why

1、认真对比选项,在对应段落中找到定位句,重点关注because、because of、in that、since、as、for后面的内容,定位好的句子是解题依据(同义改写的选项)。

PS:定位句不一定是整句,可能是介词后的小短语或词组。

2、注意段落因果关系、递进词、转折词等路标词

3、最佳选项是对比出来的,反复/概括/同义的选项正确概率高,一定要拿着选项里的关键词挨个字和原文对比。

4、小心题干陷阱

  • 题干有否定词fail to,no;
  • 题干主体对应,注意题干问人物观点还是作者观点,出题陷阱是偷换概念、颠倒对象观点。

5、注意词性

  • 副词:often、now、recently
  • 时间词:used to、now(今昔对比)
  • 代词:such、those、these、its、it、that要代入原文翻译
  • 比较级:注意文中是否有比较、和谁比较、比较什么?文中只要出现比较级和最高级就圈出来标记。

6、文中同一个词不一定是同义,不同词可能同义转化,小心干扰!

(二)例证题——例子不重要,例子支撑的观点重要

题型标志:example、case、illustrate、demonstrate、to show

做题思路:

1、例子本身不是观点,就例论例是最常见的干扰选项,所以要排除只谈例子的选项

2、观点多数情况下出现在例子的前面,除非例子在全文的首段出现,此时就要去例子后面寻找观点;

3、观点有时是文章主旨,找到主旨可以辅助找到例证题答案。

(三)词汇题——找句子逻辑

1、回到原文中,抓住「考察词」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 如果定位句上下文逻辑相同,没有上表中我总结转折词,那么在上下句中会有考察词的同义词!找到文中同义词之后,再去选项中找「同义词的同义词」。
  • 如果定位句上下文逻辑相反,那么上下句中有考察词的反义词,再去选项中找「反义词的同义词」。

2、可尝试用构词法猜词

3、单词特别简单时,常见含义一般会排除。题干考察的大概率是它的熟词僻义,干扰选项往往与该词较为常见的含义相关。

(四)推理判断题——不要脑补!

标志:infer、suggest、imply、learn、from,推理题易错率特别高,做推理题时我的原则就是「不要推理」。推理题其实就是原文的同义改写,还是要在原文中找答案,不要脑补和加戏!

做题方法

  • 向段落中心思想靠拢
  • 排除细节上有矛盾的选项
  • 缓和语气可能成为答案(may,might)
  • 推理答案往往在转折处,正确选项一般时同义改写

(五)中心思想题——找到文章主旨

标志:main idea、 mainly talk about、mainly discuss、the best title等

  • 串线法:文章各段首位句串成一个整体
  • 中心句:开头提问的回答/独句段
  • 中心词:文章中反复高频出现的词汇
  • 代入法:将自己想象成作者,推导论证逻辑

(5)考研英语作文

最重要的感受说一下:考研作文很难通过背诵范文拿到高分!

我考研的时候,有位老师鼓吹考前狂背几十篇作文范围,作文高分不用愁。后来我发现,越背越愁,背完还是不会写。对于英语作文,我考研时做了很多无效努力,现在往前看,我觉得做的最正确的事情是:考前一个月,我准备了好几个适用性很强的框架,通过练习进行学会套用直到运用自如,这样你才能保证在紧张的考场中,能够写出一篇中上等的作文,起码不会犯大错误。

在写作文之前,我们先看一下考纲中对英语作文的评分要求,这里选取第五档的评分要求(小作文9-10分;大作文17-20分):

1. 包含所有内容要点(解读:紧扣主题,内容全面)
2. 运用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解读:单词、句式要丰富)
3. 语言自然流畅,语法错误极少(解读:基础的语法错误要避免)
4. 有效地采用了多种衔接方法,文字连贯,层次清晰(解读:注意作文的结构和层次,一般分开头、中间和结尾)
5. 格式与语域恰当贴切(解读:作文要书写整齐,字数要够)

在实际阅卷中,老师的评分时间大概是30秒一篇作文,在有限的时间内并不会太关注考生是否运用丰富的语法结构,更关注考生对语言的控制能力。此外,对于国内大多数研究生来说,其实并不太会运用英语去写作,所以考研英语作文更多的考察大家对考试规律的总结,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说,考研英语作文很好准备,总结规律+练习运用框架+积累语料库就好了,实在没有必要苦苦的背几十篇范围,代价太大了(英语大神请忽视)。

在历年真题中,考察的主题多是具有普世性的品质,比如说:乐观、榜样、坚持、创新等。无论考研作文的话题是什么,我们都可以分为两类:正面话题、负面话题。正面话题对我们很重要,负面话题会对我们产生消极影响。然后第二段用具体的例子论述下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所以我们要准备好自己写两个话题的框架和万能影响语料库,不断训练直至炉火纯青。

所以当时我想的是,作文还是要梳理出自己的写作逻辑和框架,也就是作文写作的行文思路。第一段写什么,第二段写什么,段落之间有哪些可以用万能句,用哪些万能句,都要梳理出来。后来看了潘赟老师的课程,把属于自己的作文框架总结出来之后,我就开始扩充作文语料库,语料库主题分为梦想、环保、勤奋、创新、亲情、合作等英语大作文常考主题,在后面的备考中遇到好句子,就归类到相应的语料库并背诵熟练。

形成自己的作文框架和语料库之后,要多练习几篇作文,直至把自己的框架运用到如火纯青,这样不管遇到什么考试主题,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写出一篇合格的作文。12月底初试,第一天的下午考英语,我先写的作文,就用的我的框架和语料库中的句子,很快就写出来了。然后我们开始说英语作文怎么写,现在还没有到写作文的时候,不过大家可以先收藏总会用到的。

其实英语大作文,无论什么话题,都可以总结为三类:

  • 正面话题
  • 负面话题
  • 中立话题

每一类都可以总结出写作思路,你需要做的事情是不断训练写作思路,直至如火纯青。以下是每个话题的写作思路,也是在潘赟老师的课程中整理的笔记,这里面分了正面话题、负面话题、中立话题的写作方法,比较好用:

开头段:1、话题引起+2、图画描述+3、图画总结

一、话题引起

1、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

There is a growing national awareness of …..(填词)

2、(中国)正在面临非常严重的…问题(负面话题)

The problem of … is more serious in no country other than China.

3、过去的数年见证了一个社会现象

The past several years have witnessed a social phenomenon that…..

4、近来,….常常登上报纸头条,这引发公众激烈讨论

Recently,it often hits the headline of the newspaper(媒体) that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are doing sth,which has aroused a heated discussion among the public.

5、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一现象

Almost no one in china can fail to notice the phenomenon that …..

6、近来,在公众当中有一个关于….的热门话题

these days,there is a hot topic among the general public concerning ….

二、图画描述=如图所示,基本公式

图画作文分为4种情况,遇到那种按照后面的步骤来写。

  • 单图:图画描述公式。
  • 单图+文字:图画描述公式,文字说明
  • 两图:图一公式,关联词,图二公式
  • 两图+文字:图一公式。关联词,图二公式,文字说明。

1、如图所示,

As is (vividly)shown in the (ridiculous) cartoon,

It is shown in the picture that…..

2、基本公式

(在)地点+动作+核心事物,doing sth,with+次要事物(n.)

With + n. +介词结构(表位置)

With + n. +doing(表主动)

With + n. +V-ed(表被动)

真题演练:2020,如图所示,在一张桌子旁坐着一位年轻的女士,她低着头,努力地工作着,桌上有两堆书。

As is shown in the cartoon,beside a desk sits a young lady,lowering her head and working hard, with two piles of files/books on the desk.

3、如果给出两幅图怎么办?独立句子分开描述图画。图与图之间用关联词衔接

图一描述,关联词,图二描述

关联词——两图关系

  • 通用:meanwhile,30 years ago
  • 相同:Similarly,likewise,furthermore,moreover,what’s more,even worse,more importantly
  • 相反:however,yet,on the contrary, by contrast, ironically ,regrettably,unfortunately.

真题演练:2017年,如图所示,在书架前坐着一个慵懒的年轻人,炫耀自己大量的书籍,然而,在书桌前坐着另一个男人,设定了一年的目标并且立即行动

As is shown in the cartoon,in front of the bookshelf sits a lazy young man, showing off his numerous books . Yet, in front of the desk sits another man ,setting a one-year goal and taking a timely action .

4、文字说明:

文字说明显示了,…..

The subtitle indicates: a good habit

2016,通过文字我们了解到:一个好的榜样堆小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Form the captions,we are informed that a good role model plays a key role in kis’s growth .

2014,文字说明显示了,“相谐”

Form the captions:being Supportive

三、图画总结

1、尽管图画简单,但其寓意深刻

Simple as the picture is , the symbolic meaning is as deep as the ocean.

2、这个暗示不仅信息丰富,而且具有教育意义

The implication is not only informative, but instructive as well.

3、这幅图画所描述的似乎有一些夸张,这已经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What is depicted in the picture seems exaggerated ,which has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of the society.

4、但是,这真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吗?当然不是了?

But is this what the author tries to tell us ?Certainly not .

四、具体意义(背1-2个)

1、毫无疑问,这位画家的目的是要告诉我们应该充分重视…..

Undoubtedly,the purpose of the drawing is to show us that due attention has to be paid to…..(主题名词或词组)

2、显然没这个图画象征性地揭示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现象

Apparently,the drawing symbolically reveals a social phenomenon in our daily life:……(句子/词)

3、这幅图画阐释了…(主题词)的真正含义,通过强调事实:….(主题词)是一种情感力量,这能够支撑我们,无论周围世界如何艰难。

This picture illustrates. The true meaning of ….,by stressing the fact that ….is emotional strength ,which can support us no matter how hard the world around us becomes .

4、画家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事实上,作者想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明显的事(主题词)人的成功而言极其有害。

What can we deduce form this picture?Actually,the author stirves to send out an abundantly clear message that …is of extreme detriment to one’s success.(of great importance to one’s success)

5、不言而喻,图画的象征含义是…这已经超越了图画本身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its symbolic message that…has gone beyond the picture itself.

五、意义论证

意义论证的三种方式:

1、举例调查:

往往适用于正面话题,举典型案例或者名人案例来论证某一品质

=(1)引出例子+(2)例子本身+(3)例子总结+(4)科学调查

2、原因后果:

往往适用于负面话题,分析不好事情背后的原因,也可以正面中立话题论证,一般论证为什么好,为什么坏,为什么流行。

=(1)引出原因+(2)具体原因+(3)引出结果+(4)具体结果

3、对立观点:

典型例题:2009,2013

=(1)引出争议+(2)正方观点+论据+(3)反方观点+论据+(例子)

第1种:举例调查=引出例子+例子本身+例子总结(可省)+科学调查(数字

(1)引出例子

除了下面这个,我找不到更好的例子来证明了。

I can think no better examples than the following one(s).

我们人类历史上与这个话题相关的例子有很多,而下面这个是最有说服力的。

Our human history has been filled with a wide variety of examples of this topic(主题词), with the following one(例子名字) being the foremost。

在我听到看到经历过的所有与这个话题相关的例子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

Among all the touching facts relating to this topic that I have heard ,noticed ,experience ,the most impressive one is ….例子名字

(2)例子本身

A、某人,因在…方面的成功而著名,经常被人们记住他的….,这在其一生都散发着光辉…..

人名,honored for his / her success in …成就,is always remembered for his ….品质,which shines through every chapter/page of his life .

【例】科比:kobe,honored for his / her success in basketball sport ,is always remembered for his persistence and strong will ,which shines through every chapter/page of his life .

B、某人,一个….就是最好的例证,他在过去做了…这展示了她的…的能力。

人名,a ….,is a perfect example . He didi….in the past ,which shows his ……能力和特长

【例】Jack Ma,the CEO. Of Alibaba ,is a perfect example . He built up and developed Chinese cyber trade platform ,which shows his ability of creativity .

3、例子总结(可省略)

当前面的具体意义已经交代了背景时,这个例子总结就可以省略。

(1)…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故事…..

The case of sth teaches us that….

The experience of sb teaches us that ….

His experience teaches us a wisdom:without a strong will, how could it be possible for his to meet all challenges and success?

(2)这只是我遇到所有案例中的一个,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It is one of many example I have heard ,similar stories happen every day.

4、科学调查

目的:借助权威机构之口来证明前面的论点

注意:数据本身也是例子

使用:可以放在例子之后,也可以用在原因后果论证之后,也可以用在对立观点之后,做论据。

(1)根据最近一个权威机构的调查表明,….

According to one latest survey conducted by a certain national authority,….

A、almost …% of the people might hold the same view.(认同)

B、almost …% of the people might hold the same view. That…(认同的观点)

C、almost …% of the people might do similarly in the same situation .(同样的行为)

D、almost …% of the people might do sth .(做某事)

(2)最近一项调查可以支持我的观点,这项由…进行的调查,在调查了…(某人)之后,发现大部分S受访者宣称….

A recent survey back up my point,The survey conducted by ……after polling ….has found that a significant percentage of respondents claimed that …

第2种:原因后果=引出原因+具体原因+引出结果+具体结果(负面话题)

注意:分析原因的时候,正面话题分析为什么重要,负面话题可以分析为什么有害,中立话题可分析为什么流行。

1、引出原因

(1)除了以下几点,我找不到更好的理由了。第一,第二

I can think of no better reasons than the following ones ,Firstly ….,Secondly ,…..

(2)到底是什么产生了这个问题?这是个发人深思的问题,第一,第二

What exactly contributes to this phenomenon ,It is a thought-provoking question.To begin with ….In addition,….

【词汇】导致:contributes to ,account for

(3)考虑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严重性/流行性,有必要支持其背后的原因

considering the significance / seriousness / popularity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we ought to point out the causes behind it.

(4)你可能会思考,为什么这个现象会发生呢?

Why,you may wonder ,does this phenomenon emerge?

2、具体原因

(1)To begin with,…might exert great influence on it .

(2)Firstly,…might cause the problem.

(3)Primarily,the reason for …is that …(句子)

[万能理由]

(1)关于….法律法规的执行可能…

Enforcement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about …(主题词)might be……

适用:

  • 正面话题:effective and efficient 有效和高效的
  • 负面话题:ineffective and inefficient 无效和低效的

(2)社会缺少关注导致

A lack of attention leads to….结果

(3)个人没有…的意识导致…

A lack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results in ….

(4)媒体:广告宣传

负面:The mass media might inappropriately or irrationally advertise/exaggerate this issue .

正面:The mass media might appropriately and widely advertise. Sth and lead/encourage sb to do sth.

3、引出结果

似乎不知一个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与。。。主题词相关,这些我们无法忽视,第一、第二。

there seem to be more than one direct or indirect effects involved in(主题词),which none of us can fail to notice ,Firstly,….,Secondly,……

如果我们继续视而不见的话,上述问题会产生一些列的后果

The problem mentioned above is bound to generate severe consequences if we keep turning a blind eye to it.

4、具体结果(可省略)

方法1:重复问题或加重问题

方法2: 举例For instance,For example,such as …

(1)For example

(2)As a result,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Have come to realize the fact mentioned above.

(3)The problem / situation mentioned above has come into being, which might become worse / better in the future.

第3种:对立观点分析(中立话题)

引出争议+(正方观点+理由和例子)+(反方观点+理由和例子)

1、引出争议(4选1即可)

(1)当谈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when it comes to …views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2)事实上,这幅有着双重意义的漫画提出了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这种现象是福还是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In fact,this comic with a dual meaning asks us a controversial question : is this phenomenon a blessing or a curse?Views might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3)关于是否…的问题,每个人观点不同

Concerning the issue of whether …,people’s views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

2、正方观点理由

For one thing,some people might hold the view that….

what’s more,they also claim that….

For example,….

3、反方观点理由:

For another, the rest might hold the other side of this picture.

Furthermore,they also argue that ….

六、意义总结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How can you , not being a fish yourself, know the happiness of a fish?

举例:

2013How can you , not being a graduate student yourself, know the confusedness of him or her .

2005How can you , not being an old man yourself, know the loneliness of him .

2、如果没有这个事情的话,我们可能无法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正)//然而,如果这个事情消极的影响继续发生的话,我们可能要付出昂贵的代价(负面)(结合中立话题)

Were there no such thing,never could we feel the happiness of life .Yet ,were the opposite facet of this situation to continue, we would pay a high price。

【结尾段】

七、归纳总结(背1个)

1、考虑到这个(正面/负面)话题的方方面面,我们应该牢记:。。。。主题句(通用)

Considering every aspect of this positive/negative phenomenon ,we should keep in mind that ….

2、情况如此危急,解决这个问题刻不容缓(负面话题)

The situation being so serious ,it is high time that we took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

3、就…而言,如果不小心活着没有节制,…主题词可能会成为一把双刃剑(中立话题)

In terms of ….,if used carelessly or without restraint ,…could prove to be a double-edged sword.

4、为了…在我看来,需要所有的努力

To… in my eyes ,it calls for the efforts form all sides

八、建议措施

1、统一做法:扬长避短(中立话题)

(1)因此,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Therefore,we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the fruits and avoid the opposite facet.

(2)因此,正如常言道,我们应该吸取其精华,忽略缺点

We should ,therefore ,as the common saying goes,”absorb the essence and neglect the drawbacks”.

2、不同主体不同做法:固定主体+to do something

适用于正面、中立、负面话题

媒体宣传:

(1)the mass media ,such as radio, television and the internet ,should make every effort to propagate and advocate it .负面话题的话就是 prevent

(2)we must promote and popularize…..among the public from every detail in our daily life

政府立法:

(1)制定法律:it is essential that laws and regulations should be worked out and enforced to do sth…

(2)教育公民:The government has the responsibility to educate / encourage every citizen to do sth.

公民意识:

(1)社会公众提高…的意识。

The public should enhance the consciousness of ….

(2)我们应该采取实际行动做某事

We ourselves ought to take practical actions to do sth…

(3)….的培养有赖于社会每个成员的积极参与。

the cultivation of…depends on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every citizen of our society.

九、憧憬未来

1、如果所有措施付诸实现,前途一片光明。

If all the solutions are turned into reality, the prospect will become more desirable.

2、通过等待和希望,我们一定可以实现最终目标

Through /By waiting and hoping, we will be able to achieve our ultimate goal.

3、伴随着恰当的法律和警觉的民众,问题迟早会被解决

With appropriate laws and alert public, it will only be a matter of time before the problem becomes a thing of the past(过眼云烟).

4、倒装句:Only with these measures taken can we do sth.

Except a more harmonious society

Make dreams come true

Make life more meaningful / colorful

十、补充名言警句(位置:替换1、7、9,或放在1之前或者放在9之后)

=谚语引出+谚语

【谚语引出】

1、众所周知

It is a th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

2、毫不否认这一事实:…..

There is no denying the fact that….

3、”….”是老生常谈,但是我严重同意他

“….”is an old cliche’, but I agree with it.

4、人们常常说,“……”讽刺的是,说的容易做的难

People often say “……”.Ironically , it is easier said than done

5、改编一句名言,“……”

To twist a common saying,“…..“

6、Just as Confucius put it,”…..”

7、正如一句古老的阿拉伯谚语所言,“…..“

Just as an old Arab proverb says,”…..

专业课复习经验

决定一个考研人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努力本身最多只占50%,在我眼里,努力和辛苦是廉价的。在备考过程中,谁不熬夜?谁不努力?谁不辛苦?能否被录取关键看你的学习效率,还有对考试趋势的理解和感悟,有没有行走在趋势里,有没有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

所以在复习专业课的时候,不要仅仅只盯着几个知识点来看,还要看人。你要知道12月初试的时候,是谁在出题?谁在向你提问?他最可能关注什么问题?你要怎么向他传达你的创新性、逻辑思维和扎实的专业功底?你了解了这些,你就了解了回答专业课的技巧。

专业课做题顺序

  • 客观题:准备好教材和题目,做题前可以通读教材对应章节的内容,然后开始做题。做完题目马上对答案,然后翻开教材去对应,及时把知识点回归到体系里面。如果你准备了听课笔记或者其他笔记,做错题目要在笔记中标注出来,在背诵的时候重点识记这块内容。最重要的是,专业课客观题的每一个选项,你都不要蒙,要在错误选项旁边标注出来为什么错,改成正确的答案应该如何改?
  • 主观题:刚开始答主观题确实会比较难,首先你得保证专业课已经背了一遍。但是这不代表你就能完整写下一道题目。但是无论写的多么烂!一定要写!!!写完之后,翻书,看对应知识点。但是很多专业是很难在书中找出完全的对应答案的,你必须要自己分析,这个题可以从那几个角度来回答,然后把这些角度分成1、2、3点来组织答案。其实在刚开始,建议去看一下考上的高分学姐学长的写真题思路,你会有很多的收获。一些文科类的专业,提升论述题分数,我建议多看论文,你可以把论文的框架和观点都列出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展开论述的,你提升的会非常快,有些好句子、好观点都可以记下来,然后反哺你的答案。

一、 考研专业课复习重点

​1、大量阅读论文(特别是学科带头人论文)

看完基础书后,专业课复习重点是你所报考学校代表性学者的论文,专业课考试命题人大多为该学院代表性学者,在一个老师的出题过程中,他题目的来源大概率来自于近两年写的论文,因为一个人活在世界上,知识的由来大部分来源于他最近关注的事物,在一个老师出题的过程中,它能想到的就是他最近的几篇论文。

如果你把知网上查到的学科带头人论文开始倒推,你就会发现真题和这些论文的关联性。所以论文非常重要,导师出题无非就是依据的是自己的论文,或是学院其他学科带头人的论文来出题。(特别是人文社科类专业,其他专业应该也有借鉴)

论文一定要大量的看,读报考学校代表性学者的论文,另外也要重点关注学科的热点事件,比如知名期刊上面讨论的热点问题,这些论文出现在显赫的期刊上,尤其是专栏的期刊就会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毫无疑问,这些问题考到的概率相对于其他知识点肯定是要大一些的。

2、认真研究真题

拿到历年真题一定要充分利用!相信我,这是最好的专业课风向标,把握好真题并用它来指导实践,保证你的专业课不会低于110分。暑假之前,我将一些专业基础书籍看完之后,就开始研究近五年的真题。主要关注的点是:

1. 哪些知识是反复出现?它来源于哪本书?(哪些知识出现的概率大,哪些知识点在重复考?)
2. 从简答/论述题目的内容来分析它是来源于社会热点事件、学界热点、业界热点来揣摩学校的出题偏好。
3. 历年真题中,有没有考过本校老师的论文观点或议题?来大体推测今年可能的出题者。
4. 了解概率大的出题者的经历,包括研究领域、历年论文、师从关系,也要将他老师的论文读完并进行总结。

3、构建完整的知识树

专业课备考大忌就是只是碎片化,所以你要做的是梳理思想流派,画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树,从一些具体的学术流派的角度,来整体把握整个学科的知识框架。你要知道都有哪些代表性的学者,这些学者有什么样的观点,在往年的考卷中,哪位代表性学者考的的次数最多,主要考的是他那个观点?知识点和人怎么结合,这是考研当中最实用的一种专业课的技巧。不断的从人到知识,从知识到人,反复用这种方法来构建你的思想体系。

以传播学为例,你必须熟悉著名的传播学者,重构自身对传播学的理解:第一种要对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逻辑、始祖、演变有一种全局的观念,比如各种理论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流派的派系中生长出来的;第二种要掌握中外各位有名的传播学者的基本情况及其学术贡献,否则你的知识只有碎片化。比如说四大奠基人,和肖、麦克卢汉、詹姆斯·W·凯瑞、舒德森是什么关系?他们的师承系谱是什么?你能报出多少个外国学者的名字?你分别觉得她们属于那种不同的流派?他们代表性的观点是什么?

如果你说不出来,专业课考的不好就不要怪别人。知识只有从人的身上去记录,你才能记录出来。否则你就算死记硬背了一些东西,你仍然记不住这些知识点到底是怎么来的,我怎么运用它是合适的。反过来,如果你从人的角度去记忆,就会觉得自己的专业课视角,豁然开朗。

二、 什么样的考卷能拿高分?

1、框架比细节更重要

专回答专业课(特别是论述题),需要谋篇布局,在回答之前做好整体的设计,有了顶层设计,才能做好基础的建设。你的答案打算从那几个层面去分析现象、阐述观点?多个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么样的?你想说明什么论点?要循序渐进,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逻辑的核心是清晰高效地思考问题,而人的思维天生具有发散性。有逻辑的表达,就是从我们天马行空的想法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再组织语言对题目加以论证、呈现。缺少这种沉淀、编排的过程,所有素材、观念就是一盘散沙,“前言不搭后语”往往就是这么来的,所以在答题时一定要有框架意识。

2、降低老师的阅卷成本

说到文章的逻辑,必须明确一件事:表达,是将我们头脑中的信息进行编码,当它被发送出去以后,别人怎么解读,就由不得我们了。因此,在编辑发送信息之前,要充分考虑如何降低沟通成本。

答题结构上,比较好用的是“金字塔结构”,也就是先归纳核心思想,结论先行,再提供3~7个支持性的分论点,每个分论点往下又有3~7个论据作为支撑,由此层层统御,形成一个以结果为导向的逻辑推理过程,让老师第一眼就能看到你的思考框架。

3、刻意练习

天才的唯一秘密,就是在你看不见的角落刻意练习,用自己的一套系统性的方法,不断突破自己的边界。

你需要别竞争者花更多的时间, “量变质变”、“1万小时定理”等无需多谈,当别人在专心刷douyin的时候,请你安安静静地在角落复习。如果你觉得吊儿郎当的复习效果也挺好,那只能说你择校很失败。

另外,不是刻意去做难题,而是刻意去做老师想要的学生,通过分析老师的出题风格和侧重点,了解他希望你知道的理论,掌握他看重的知识点,不单单是为了初试,而且还能让老师认为:噢,这小孩对我研究的内容还挺熟悉,就选他做我的研究生吧。

希望各位在专业课复习上都走向一条正确的快车道,避免“无效努力”的踩坑,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说的差不多了,你的专业课复习进行到哪里了呢?哦对了,下面这篇文章,关于考研专业课如何高效背诵,是我给看到这篇文章的姐妹们配套使用的,兄弟们也可使用:

考研专业课,如何进行高效复习和背诵?931 赞同 · 83 评论回答961 赞同 · 85 评论回答1045 赞同 · 85 评论回答1073 赞同 · 85 评论回答1074 赞同 · 85 评论回答1076 赞同 · 87 评论回答1076 赞同 · 87 评论回答1077 赞同 · 87 评论回答1079 赞同 · 87 评论回答1152 赞同 · 87 评论回答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宝藏学姐(就是我哈哈哈哈)后续还会追更更多的学习方法。

记住此刻就开始准备,但不要用力过猛。人的精力是守恒的,考研大概是进行几天的高强度学习后会迎来1-2天的疲惫期。我还是觉得要听从身体的指示,该休息休息(但不是看手机放松)。

考研试题并不那么难,它更多考察背诵的扎实度,可以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并不难的情景问题。

不要陷入完美主义的泥潭,一旦学习计划有丁点没执行到位就会自我厌弃,全盘垮掉。所以做计划可以专注核心时间节点和任务。

请查收好运1份~
看到这里你一定能上岸!!!


感谢阅读,码字不易,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支持答主。(・ω< )

学弟学妹想知道考研具体流程,请看这个回答。很全,最后我想说,我太喜欢,大一的宝贝了!真的是!

考研的具体流程是什么样的?2.7 万赞同 · 1098 评论回答2.7 万赞同 · 1107 评论回答2.7 万赞同 · 1107 评论回答3 万赞同 · 1151 评论回答


感谢阅读,码字不易,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支持答主。(・ω< )★

我是 @林月半,在「考研」话题下获得30万+赞⭐,回答收藏数100万+次

欢迎随时过来找我玩。其中部分回答如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考研的具体流程是什么样的?
学长学姐有什么对后来考研人的建议或者忠告?
怎样复习考研英语效率最高?
考研英语82分复习经验
有哪些考研人相见恨晚的好用APP?
如何在考研时每天保持十小时以上高效学习?
2022考研英语目前应该如何准备?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大一大二可以为考研做什么准备? _考研培训班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