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法学研究期刊(法学研究期刊论文格式要求)

法学研究期刊,法学研究期刊论文格式要求



“商学+”

ZJUSOM

写过论文的人都知道,写一篇普普通通的论文并不难,但要写出一篇学科交叉的高质量论文就难了。

而最近,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林鑫和他的“兄弟”不仅合作写出了一篇极具挑战的“商学+电气/能源”的学科交叉论文,且该论文还发表于影响因子9.297的中科院1区TOP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论文发表截图

如此“难上加难”,他们是如何做到的?本期【“商学+”】专题带你一起来“掘经”。

故事篇

一个热情的“邀请”

一场“学科交叉”的奇妙缘分

林鑫,是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一名2018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

两年前,他赴中国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挂职实习,一日午休时,一个叫王超的学弟辗转找到他,邀请他“帮个忙”。

深入交流过后,林鑫得知,王超是浙大电气工程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也在中国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挂职实习。当时,王超的一项科研课题在建模环节遇到了困难,模型的缺陷导致程序优化输出结果一直不理想。


林 鑫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18级博士生


王 超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19级硕士生

因为在实践团内部交流中了解到“管理学院林鑫同学善于将具体问题抽象化,构建出数学模型”,于是王超主动找上门,邀请他一起攻克建模难题。

接过王超的课题一看,林鑫非常感兴趣,并不断给出新思路,王超则给新思路提供工程应用的背景。正是在这一问一答之间,“商学+”学科交叉碰撞出了创新的火花,整个研究课题的实现路径变得豁然开朗。

两人便在实习之余开始初步的模型搭建,尝试使用运营管理理论去解决这个电力背景的物理问题。在他们的努力之下,两年后,他们的成果迎来了“好消息”——3月25日,由他们合作撰写的SCI期刊论文Coordinating Thermal Energy Storage Capacity Planning and Multi-Channels Energy Dispatch in Wind-Concentrating Solar Power Energy System 在线发表于中科院1区TOP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影响因子9.297)。


该文章聚焦风电光热能源系统,旨在研究储热容量配置与优化调度问题的协同,通过构建两阶段决策框架,提出了储热容量优化配置方案和系统优化调度策略,分析了各项因素对方案策略的影响。

对于此事,学校多个官方平台进行了报道,并对他们的学科交叉研究创新尝试给予高度肯定。

分享篇

成果背后的打磨

学科交叉需要坚守初心

如今成果能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林鑫与王超都长长舒了口气。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成果来之不易。

据林鑫透露,论文撰写过程中,两人常常会因跨学科背景造成的写法差异而需要反复讨论、修改,有时甚至推翻重来,最终文章正式定型时经过了十余稿的修改。

不仅如此,当时两人实习结束后回到学校,身处不同校区,很多时候只能在线上保持实时进度沟通,然后每周再挤出时间在线下碰面探讨。

“平时大家都很忙,白天常常挤不出时间一起讨论,只能晚上10点、11点之后开始线上讨论,讨论到12点、1点也是家常便饭的事。不过,大家都互相体谅,也经常互相鼓励,觉得有机会创造出新的科研成果。”王超说。

为了挖掘更多“商学+”学科交叉研究经验,从而助力同学们更好地挑战学科交叉创新研究,我们特邀林鑫同学来到现场,分享其成果背后的故事与经验。


林 鑫 ✦

Maxwell

Q1

在“商学+”学科交叉研究合作过程中,你认为最难的是什么?你们是怎样克服的?

林鑫:最难的是领域融合所带来的“共识化有效表达”。通俗地讲,这次与电气学院的交叉研究成果发表时,往往面对的是来自能源、电气和管理的多领域专家。

受不同领域专家知识背景、研究习惯、热点追踪的不同,一项交叉研究成果的贡献往往不能被所有专家都理解、感知并认可。

因此我们在报道研究成果时,一直在寻找更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从而对更大范围的读者进行有效的阅读触达。

我们投稿前的研究工作持续了一年左右,但在论文修改上就花了4个月,不断在改,不断在更新,不断在征求不同学科专家的意见,力求为大家呈现更好的表达。

这里要感谢电气学院王超同学,当修改陷入僵局的时候,是他的鼓励“没事,还有一个电气人懂你”,让我们坚持不懈地继续下去。

Q2

当看到王超跟你讨论的课题时,让你感兴趣的点是什么?当时心里是怎样想的?

林鑫:当时只是觉得这是个带有随机变量的混合整数优化问题,王超来问我能不能建模,我说我试试,应该能。

他说,用历史数据分析决策给出储能容量,也许可以帮助新能源电厂更科学合理去规划储热设备投入,规避拍脑袋定计划的风险。

我觉得很有社会价值,就答应去做了。


Q3

通过联合其他学科领域的同学进行学科交叉合作,产出成果,这类事情你是第一次做吗?是怎样的动力让你想要去挑战科研上的“商学+”?

林鑫:这是第二次了,第一次合作是与交通运输(港口航运管理)方向合作的。

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这个学科,在我的理解上,真真正正是一个交叉学科,字面意义上“管理”是商科,“科学”是理科,“工程”是工科。

其实,人在管理决策形成的时候,一是靠经验靠拍脑袋,二是靠优化算法输出的结果报告辅助决策。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如果把人脑看作最高级别的计算机,拍脑袋也是调用了自身脑细胞里存储的历史数据计算给出一个结果而已。

所以运用数据进行洞察,运用优化模型辅助决策,运用商科思维的“盈利性”设计其他学科涉及决策工作更合理的目标,运用商科实战提炼其他学科产学研落地业务的规则与边界约束,并把这些目标和约束进行数学化表达,就是把不可见的商科经验变得可解释、可见的一种方式。

商学思维+AI/运筹学模型与算法+其他学科的背景研究知识,就是我所理解的学科上的“商学+”。而 寻找各类工科中有趣的问题,用自身所学力求解决,并把研究成果真正落地应用,是我的初心,也是我追求学科交叉的动力。

NSFC(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专家希望我们商学研究者“顶天立地”,做顶级的研究,转化为扎实落地的成果,“商学+”学科交叉也是研究者实现社会价值的有效途径。

Q4

如果此时有一个学弟/学妹也正要尝试去做这样的“商学+”学科交叉研究,你会给他/她怎样的建议?

林鑫:“商学+”学科交叉研究最需要的是团队的融合,合理的自我定位,懂你的队友,一心想做出成果的拼劲,和不争不抢的价值观。

首先,希望学弟学妹们, 明确自己参与合作的“初心”是什么, 是做有意义的研究,还是获得对自己更为有利的作者排名(虽然国内科研界对共同第一作者认可度不高,但只要你有贡献,你认可你自己,也会有很大的精神满足感)。


虽然王超硕士毕业不再从事科研工作,但未来我们的合作也将不止于此。

遇到分歧,第一时间要及时去说,别藏着掖着。有时候紧要关头,“吼”也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分歧是有时间保鲜度的,陈旧的分歧没有分析价值,没有改进意义,因分歧导致的研究损失只能是沉没成本。

理越辩越明,具有研究能力的小伙伴一定都是理性且聪明的人, 多多argue,凝练共同认可的观点, 是寻找消除分歧突破口的最佳方式。

此外,还希望学弟学妹们注意,要拿出最擅长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与交叉合作者合作,不要抱着学学看的心态加入研究。如果你能寻找到自身独特的价值,那你一定是交叉合作小团队中,不可替代的那块“拼图”。

最后插播一条广告,欢迎学弟学妹们,能选择浙江大学数据分析和管理国际研究中心(IRCDAM),选择我们组,无论是SRTP还是part-time research,让我们一起做有趣的研究吧!


林鑫与团队里的老师同学们

Q5

未来还会做这方面的研究吗?你的科研目标是什么?

林鑫:我会努力继续,我的师弟也会接着这项成果进行拓展研究。我很敬佩我们家陈老先生,他曾说只要他的脑子还能转动,就会努力为更好地解释更多科学问题而工作。

当然除思考科学问题外,我也将努力和我的好朋友们一起,去发现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的工程途径,很感谢他们能够信任我。

我的科研目标和我与好朋友们近期筹划成立的 公益研究团体壹智实验室 (Meta-intelligence & Decision Lab)是一致的, 做有意思的研究(research for fun),做科学的补丁(work as a patch of science)。

Q6

在科研上帮助你最多的老师是谁?能跟我们讲讲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林鑫:周伟华老师和王明征老师都帮助我挺多的。

这里首先要感谢周老师的浙江大学数据分析和管理国际研究中心(IRCDAM)提供了调研、实践、计算设备和相关经费支持。

周老师是一个研究嗅觉很强、很包容,很有情怀的老师。 如果你的研究出现瓶颈,一般一周之内都能约到他进行讨论。有时候是中午,他就一边吃盒饭一边听你讲,再手把手指导你,经常一次讨论下来,我们就会把他办公室墙上的白板写得满满的,然后他和我们一起你一块我一块的用抹布把不合理的地方擦掉。


林鑫(右)与导师周伟华教授(左)合影

周老师不介意听任何交叉领域的研究工作,也不会轻易去否定我们的研究兴趣。让我们惊讶的是,他很快就能get到你的点。

王东琪和我去做模型剪枝,这本是计算机领域的研究方向,但周老师并不会因和商学没有关系而拒绝,反而提供了很大的思路引导。此外,他不仅是我们的学术导师,也是我们的生活导师,他会觉察到我们的情绪波动,也会给我们很多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王明征老师是一位很严谨但也很可爱的老师, 他会执着于你的理论体系建设,也会手把手教你很多东西。他教我的知识,我很多学得不是很好,对他的认真指导我感到些许愧疚,但我会继续努力夯实的。

Q7

我了解到你不仅科研这块做得好,创赛也拿了不少奖项,这些都要花费不少时间,那你是怎样做到二者兼顾的,能否分享一些你的时间管理方法?

林鑫:每个人的时间管理方法都不一样,我在进入管理学院前,就看过有精细到如“王一树”同学的日程表,与她相比我的管理就很粗放且随意了,大家还是要自己找节奏,找适合自己的管理方式。


但有一点,我相信大家都不会否认,只要你想做某件事情,对完成它有着极度的渴望,你就能调动全身细胞很高效地去完成它。

策划编辑: 段婷

部分素材来源:浙江大学百家号、EE生辉公众号

审核:佟庆

法学研究期刊(法学研究期刊论文格式要求)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